close
推薦-南台灣與兩岸關係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近年來,臺灣在馬政府執政下,對於兩岸關係主要是採取【穩定化、制度化、全球化】的策略,鼓勵民間與中國大陸各界積極交流。
鑑於兩岸關係對臺灣人民生活的影響愈來愈深化,政治層面的交流也逐漸邁入深水區,傳統南臺灣的獨立意識受到更多的關注,雖說有許多觀點認為兩岸互動瓶頸的癥結在於南臺灣,可是,學術社群對於南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研究卻相對稀少,亟需各界學者投入實證研究,積極論述,以祈突破僵局,再創新猷。
綜觀此書內容,除了呈現南部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加入北部學者的高見評論,包括:邵宗海教授對於兩岸關係變遷的宏觀探討、張亞中教授提出兩岸認同走向的精闢見解、林濁水委員表達藍綠兩黨陣營作法的觀點評價、以及楊開煌教授闡述大陸對臺政策的深刻觀察等,各方觀點多元深入,啟迪思維。
本書囊括兩岸關係理論基礎及實證分析的精彩論述,從〈南臺灣兩岸認同的分析途徑〉角度切入的有:廖坤榮教授的政治文化、蘇嘉宏教授的投票行為、趙文志教授的歷史意象以及黃清賢教授的歐盟經驗;從〈南臺灣綠化衝擊討論面向〉探討的有:林文程教授的綠營看法、顧長永教授的綠營策略、丁仁方教授的藍營崩解;從〈南臺灣政策影響的論述觀點〉分享的有:汪明生教授的跨域治理、晏揚清教授和吳全成教授的里長態度、辛翠玲教授的核心邊陲等。內容闡述精彩深刻,充分體現國內學者們長期關注兩岸研究的豐碩成果。
綜言之,兩岸關係和臺灣的整體發展、東亞的地緣政治經濟,乃至於世界和平穩定,有密切關係;南臺灣的觀點更將在兩岸未來發展進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丁仁方教授主編的這本專書能網羅國內研究兩岸關係的學界翹處,並將議題聚焦在南臺灣與兩岸關係。
談兩岸關係,如只從臺北的角度去看,其實很多事情沒有這麼嚴峻,但把南臺灣的因素加入後就會發現,兩岸關係的分析就不能完全持一個樂觀的態度。另外,我們也不能單從南臺灣這個面向來看兩岸關係的發展,因為這不是一個全面的觀察。同樣道理,也發現,要去探討南臺灣對於中國大陸這個地區的政治傾向、或民眾看法,是跟北臺灣比起來是相當不同。
「南臺灣與兩岸關係」一書,可說是近年來少見以南臺灣作為主體來檢視兩岸關係的專書,是一個全新觀察兩岸關係的視角。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2010年對做出擴大對臺工作「向南移、向下沉」的政策指示,2011年一月間,中國大陸涉臺工作會議再對此一方向規劃落實,之後包括北京當局及各省、市都不斷透過各種作法,增加對南臺灣工作的力度,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重要性逐漸增強。南臺灣為主體的兩岸關係可說是首開先例,並切合了目前中共的對臺政策。此外,發現當中國大陸已經「向南移、向下沉」,中國大陸實在需要對南臺灣做點了解,要重建一個對南臺灣的另外一種判斷標準,本書也可以提供中國大陸這樣的觀點。
鑑於兩岸關係對臺灣人民生活的影響愈來愈深化,政治層面的交流也逐漸邁入深水區,傳統南臺灣的獨立意識受到更多的關注,雖說有許多觀點認為兩岸互動瓶頸的癥結在於南臺灣,可是,學術社群對於南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研究卻相對稀少,亟需各界學者投入實證研究,積極論述,以祈突破僵局,再創新猷。
綜觀此書內容,除了呈現南部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加入北部學者的高見評論,包括:邵宗海教授對於兩岸關係變遷的宏觀探討、張亞中教授提出兩岸認同走向的精闢見解、林濁水委員表達藍綠兩黨陣營作法的觀點評價、以及楊開煌教授闡述大陸對臺政策的深刻觀察等,各方觀點多元深入,啟迪思維。
本書囊括兩岸關係理論基礎及實證分析的精彩論述,從〈南臺灣兩岸認同的分析途徑〉角度切入的有:廖坤榮教授的政治文化、蘇嘉宏教授的投票行為、趙文志教授的歷史意象以及黃清賢教授的歐盟經驗;從〈南臺灣綠化衝擊討論面向〉探討的有:林文程教授的綠營看法、顧長永教授的綠營策略、丁仁方教授的藍營崩解;從〈南臺灣政策影響的論述觀點〉分享的有:汪明生教授的跨域治理、晏揚清教授和吳全成教授的里長態度、辛翠玲教授的核心邊陲等。內容闡述精彩深刻,充分體現國內學者們長期關注兩岸研究的豐碩成果。
綜言之,兩岸關係和臺灣的整體發展、東亞的地緣政治經濟,乃至於世界和平穩定,有密切關係;南臺灣的觀點更將在兩岸未來發展進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丁仁方教授主編的這本專書能網羅國內研究兩岸關係的學界翹處,並將議題聚焦在南臺灣與兩岸關係。
談兩岸關係,如只從臺北的角度去看,其實很多事情沒有這麼嚴峻,但把南臺灣的因素加入後就會發現,兩岸關係的分析就不能完全持一個樂觀的態度。另外,我們也不能單從南臺灣這個面向來看兩岸關係的發展,因為這不是一個全面的觀察。同樣道理,也發現,要去探討南臺灣對於中國大陸這個地區的政治傾向、或民眾看法,是跟北臺灣比起來是相當不同。
「南臺灣與兩岸關係」一書,可說是近年來少見以南臺灣作為主體來檢視兩岸關係的專書,是一個全新觀察兩岸關係的視角。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2010年對做出擴大對臺工作「向南移、向下沉」的政策指示,2011年一月間,中國大陸涉臺工作會議再對此一方向規劃落實,之後包括北京當局及各省、市都不斷透過各種作法,增加對南臺灣工作的力度,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重要性逐漸增強。南臺灣為主體的兩岸關係可說是首開先例,並切合了目前中共的對臺政策。此外,發現當中國大陸已經「向南移、向下沉」,中國大陸實在需要對南臺灣做點了解,要重建一個對南臺灣的另外一種判斷標準,本書也可以提供中國大陸這樣的觀點。
目錄
序一 /何志钦
序二 /邵宗海
編序/丁仁方 黃清賢
導論/丁仁方 黃清賢
專題演講/邵宗海
南臺灣政治文化與政治認同關係研究/廖坤榮
南臺灣的族群認同與投票行為研究:2012 年總統選舉個案分析 /蘇嘉宏
南部社群的中國意象/印象形成因素分析:歷史研究途徑/趙文志
從歐盟經驗看南臺灣的兩岸認同走向/黃清賢
場次一 總評 /張亞中
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 / 林文程
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思維與策略運用/顧長永
從國民黨結構崩解檢視南臺灣縣市政府的兩岸交流政策/丁仁方
場次二 總評 /林濁水
兩岸大局的癥結與關鍵仍然是在南臺灣/汪明生
高雄市基層意見領袖對兩岸關係態度之研究/晏揚清 吳全成
從藍綠政治到兩岸關係:區域發展觀點看南臺灣的政治選擇/辛翠玲
場次三 總評 /楊開煌
序二 /邵宗海
編序/丁仁方 黃清賢
導論/丁仁方 黃清賢
專題演講/邵宗海
南臺灣政治文化與政治認同關係研究/廖坤榮
南臺灣的族群認同與投票行為研究:2012 年總統選舉個案分析 /蘇嘉宏
南部社群的中國意象/印象形成因素分析:歷史研究途徑/趙文志
從歐盟經驗看南臺灣的兩岸認同走向/黃清賢
場次一 總評 /張亞中
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 / 林文程
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思維與策略運用/顧長永
從國民黨結構崩解檢視南臺灣縣市政府的兩岸交流政策/丁仁方
場次二 總評 /林濁水
兩岸大局的癥結與關鍵仍然是在南臺灣/汪明生
高雄市基層意見領袖對兩岸關係態度之研究/晏揚清 吳全成
從藍綠政治到兩岸關係:區域發展觀點看南臺灣的政治選擇/辛翠玲
場次三 總評 /楊開煌
序
導 論
壹、南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發展
臺灣長期以來以濁水溪為界,形成一些南北發展上的差異,其中有些是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有些則是政府的發展策略所導致的落差。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臺灣南北長期失衡的發展,並沒有對臺灣政治及經濟形成多大的影響,但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民進黨在南臺灣越來越多的縣市取得穩固的執政權,臺灣政黨版圖「北藍南綠」的現象越發明顯,南北差異也逐漸變成臺灣政治發展上一個相當突出的現象。近幾年,中國大陸當局也注意到臺灣「北藍南綠」的現象,又特別提出了「向南移、向下沉」的對臺工作新方針,希望透過更深入的交流,爭取南臺灣一般民眾對中國大陸的認同,因此促使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重要性與日遽增。
雖然過去有一些學術著作曾針對臺灣南北差異的問題進行過深入的探討,不過有系統探討南臺灣與兩岸關係的著作卻幾乎沒有。所以造成這種現象,可能可以從一個簡單的知識生產「供給—需求」邏輯來掌握大概。首先,從學術供給面來說,不論是臺灣的兩岸關係學界,或者中國大陸的臺灣研究學界,長期關注兩岸關係的焦點集中在臺灣的外部關係或者是高階政治(high politics)的議題,對南臺灣偏向地方性及低階政治(low politics)的議題較少關注。臺灣方面專門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以國際關係背景出身為多,另外加上比較政治、財經、歷史、社會、法律等其他專業背景出身的學者,整體上多從較宏觀的層面探討兩岸關係,討論的議題多半跟臺灣整體發展有關;中國大陸臺灣研究的學者學術背景相對比較多元,也有些是因為工作的需要,慢慢轉入臺灣研究的領域,自然比較偏向臺灣外部關係與內部宏觀議題的探討。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學者投入臺灣研究的領域,中國大陸對臺灣內部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不過有些研究需要在臺灣「蹲點」長期調研,其中仍有些後勤支援的問題尚待克服,中國大陸臺研學者要在南臺灣進行調研,相對要克服的問題更多,也因此投入這方面研究學者相對較少。綜合以上諸多因素,包括臺灣兩岸關係學界,以及中國大陸臺研學界,長期對南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相關議題關注有限。
其次,從學術需求面來看,社會科學的發展不同於自然科學,其知識進展與創新的動力多半自來自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南臺灣過去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過程中,其實並沒有太獨特的角色。雖然臺灣南北長期失衡發展,但國民黨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除了嘉義市、高雄縣長期由非國民黨人士擔任縣市首長之外,但在其他縣市從縣市首長以下,由國民黨人士掌控時間佔多數,因此多是配合中央推動大陸政策。1990年代中期以後,民進黨開始在南臺灣縣市層級持續執政,但當時國民黨在李登輝主政之下,名義上維持《國家統一綱領》作為兩岸關係的指導原則,實際上卻奉行「戒急用忍」的政策,臺灣南北差異對兩岸關係影響不大。2000年政黨輪替,陳水扁上臺,兩岸關係陷入低潮,南北差異反映在兩岸關係發展上也沒有太大不同。不過,在民進黨主政期間,南臺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已經出現緩慢變化,也預示了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慢慢將不同以往。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變遷調查的資料,在1996到2005十年之間,跟臺灣其他地區比較,雲嘉南及高高屏地區「偏向統一」立場民眾的比例持續較低,「偏向獨立」立場的民眾比其他地區增加較多;另外,在中國人認同的趨勢變化方面,到了2005年,雲嘉南及高高屏地區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經低到5%以下,明顯比其他地區降低較多 。不過,在扁政府強調「一邊一國」的基調下,南臺灣的特殊生態顯然對臺灣的大陸政策或兩岸關係發展關連不大,自然也不需要深入探討。
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以後,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時期。隨著兩岸互動持續深化,兩岸關係出現許多不同以往的「新形勢」,其中,南臺灣「綠化」加深所牽動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則是非常重要的新形勢之一。從臺灣的角度來看,就如同筆者過去多次為文強調的,國民黨雖然在南臺灣的各種選舉中節節敗退,但國民黨的中央領導階層卻始終找不出翻轉形勢的有效策略,以致於臺灣「北藍南綠」的政黨版圖不僅更加鞏固,國民黨在南臺灣選舉公職甚至朝向「結構性崩解」的趨勢發展。這種新形勢推展的結果,民進黨不僅可以跟國民黨競奪中央政權,即便它失去中央政權,仍可以以「南方政權」的姿態跟國民黨的「北方政權」對抗,臺灣政治版圖以濁水溪為界一分為二。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進程上,南臺灣所獲有的和平紅利遠不如北臺灣,地方政府亦不熱衷兩岸交流,經年累月自然發展出與北臺灣對兩岸關係截然不同的民意取向。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南臺灣民眾偏向統一及中國人認同的比例偏低,又與民進黨長期執政因素相互作用,南臺灣因此成為本土意識擴展的重要基地,這也是一種持續強化的新形勢。根據臺灣競爭力論壇跟艾普羅調查公司合作,在2013年六月間所公佈的「國族認同」調查結果顯示,南臺灣的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僅有43.2%,而認同自己不是「中國人」的比例則明顯偏高,高達52.3%;相對而言,臺灣其他地區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都在59%上下,而認同自己不是「中國人」的比例最高也不到39%。臺灣競爭力論壇的調查對於「中國人」的概念比較偏向文化認同,因此比前述社會變遷調查偏於政治認同的數值明顯偏高。但即便如此,南臺灣的中國人認同比例很明顯的低於其他地區,這種落差更甚於之前社會變遷調查的結果 。
最後,從中國大陸的角度來看,南臺灣的民眾本土意識高漲,而且也超出國民黨可以影響的範圍,顯然過去中國大陸當局對臺工作方針必須要適度修正,才能達到其政策的目的。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2010年所做出擴大對臺工作「向南移、向下沉」的政策指示,雖然中國大陸官方沒有透露出這個政策的決策考量,不過吾人相信,應該與上述新形勢的發展息息相關。在北京當局「向南移、向下沉」的政策方針之下,中國大陸在這幾年對南臺灣有許多更積極的政策作為,包括高階官員訪臺加入南臺灣行程、參訪基層社區、農漁業契作等等,對南臺灣不同層面造成大小不等的衝擊,這又是與南臺灣更直接相關的一個新形勢。
針對以上南臺灣所出現的兩岸關係新形勢,目前包括臺灣的兩岸關係學界,以及中國大陸的臺灣研究學界,都缺乏完整的探討。成功大學政治系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多年來在南臺灣推動兩岸交流及兩岸關係研究,有感於相關研究的缺乏,因此在2014年初於成功大學舉辦「南臺灣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南臺灣長年關注兩岸關係的學者發表論文,同時邀請多位北臺灣兩岸關係學界的重量級學者,及橫跨藍綠關心兩岸關係的政界人士參與評論,希望透過南北對話、實務參照等不同的觀點掌握南臺灣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定位。在研討會結束之後,主辦單位再要求每位發表人根據評論人的意見修正論文,本書即以每位發表人修正過的論文為主體,另外加上幾位評論人的評論所構成。以下依據研討會的三個子題:「南臺灣與中國(人)認同」、「南臺灣綠化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北京向南移、向下沉政策對南臺灣的衝擊」,逐一就每一位作者的論文要旨大略說明。
貳、本書各章重點概述
本書依照原先研討會討論的方式,分成三個子題。以下是每一個子題的論文說明。
一、 南臺灣與「中國(人)」認同
南臺灣對中國人認同的比例,明顯低於臺灣其他地區,形成這種認同分布,有特定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對此,國立中正大學教授廖坤榮從政治文化、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從投票行為、國立中正大學教授趙文志從歷史因素、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黃清賢從歐盟借鏡等觀點,深入分析兩岸的認同議題。
廖坤榮教授的「南臺灣政治文化與政治認同關係與轉變研究」論文中,從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探討形成臺灣南北政治文化差異,進而論述影響兩岸認同差異的根本因由。文中指出,經濟發展是影響政治文化的重要變數,經濟發展較好的社會或區域,人民的生活滿意度與主觀幸福感較高,政治上對外來民族群的接納度較高,經濟上,也持開放態度,這就是「後現代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所得較低的群體或社會,由於有經濟不安全感,在經濟議題上,會持比較封閉保守的態度,對外來族群比較有排斥感,此即「現代社會」的政治文化。
論文認為,臺灣經濟發展有南北的差距,因此臺灣南北區域也有「現代社會」政治文化,以及「後現代社會」政治文化之分,產生有關兩岸政治認同呈現南北分合或統獨的分歧。當臺灣南北經濟差異縮小,這個政治認同便會趨同,因此,政府應該要重視南北經濟發展的差異性。當前,南臺灣民眾對兩岸政治認同,都是附著在過度政治感性認知的激情上,這種激情容易呼應地下電臺或其他脫離政治理性的媒體言論。為建立南臺灣民眾正確的歷史觀與中道的國家認同,減低南北臺灣經濟差距,應該是最為根本之道。
量化資料的探討部分,蘇嘉宏教授的「南臺灣的族群認同與投票行為研究:2012年總統選舉個案分析」論文指出,近年來臺灣選民在政黨認同的投票行為上,可以概括得出一個印象,濁水溪以北為泛藍得票高於泛綠,但濁水溪以南則泛綠得票高於泛藍,充分顯示「北藍南綠」的「南北地域」差異。歷來政黨支持的投票群體之相關研究,族群雖只是個變數,並非完全單一因素,但確實是重要因素之一。若以族群角度來看,應可解釋這種政黨得票分布的南北差異現象。
在族群認同上,政黨支持仍然是個分界線,泛藍較不認同臺灣人,泛綠較為認同臺灣人。迴歸分析發現僅政黨支持有顯著影響,顯見政黨支持對選民在總統投票時的重要影響力,超越了族群認同、和平相處下之獨立同意度、攻打臺灣下之獨立同意度。文中認為,南北區域的在地族群結構才是重點,族群影響著民眾對政黨的支持與族群的認同。南部地區特別鮮明的「南綠」,也在於族群的在地人口組成因素,雲嘉南區、高屏澎區有近90%都是本省閩南人。在南北族群分布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的前提下,臺灣未來兩岸族群認同問題,亦即臺灣人與中國人認同之爭,藍、綠仍會各有各自的盤算和論述。
相對而言,趙文志教授的「南部社群的中國意象/印象形成因素分析:歷史研究途徑」論文,透過歷史脈絡下特定的教育、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因素,去探索南部民眾對於其自身「中國意象」的建構過程,透過歷史的軸線,去瞭解南部民眾對於「中國」概念負面化的形成原因。文中認為,中南部社群對於「中國印象」的建構過程,源自於國民黨政府到臺灣至李登輝就任後推動本土化政策之前時期的反共教育、戒嚴年代國民黨對本省族群的不公平待遇、228事件效應、民主化的開始、臺灣本土意識的競逐。
論文指出,對南部民眾重新建構正面的中國意象,需要時間,以及營造有利中國意象的外部環境,並與臺灣意象並存而非互斥,讓南部民眾在實踐過程中,認知到中國意象與過去的歷史經驗已經不同。透過時間的積累,逐漸累積對中國意象的正面態度,同時保存臺灣南部民眾既有的臺灣意象,建構臺灣意象與中國意象是共存共榮的認知,增加臺灣南部民眾對中國意象的接受程度,而此將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在「從歐盟經驗看南臺灣的兩岸認同走向」論文中,黃清賢教授指出歐洲聯盟結構與兩岸關係有別,但仍有借鏡之處,因此從歐盟的認同發展經驗,探討南臺灣的兩岸認同,具有啟示性價值。論文先從字詞文義與社會心理學等面向分析認同的意義,並且探討本質性認同與建構性認同的關係,同時從建構主義的互為主體性等觀點,論述能動者與結構互動下的認同。依據這些概念,文中討論歐盟認同與國家認同共存關係的「俄羅斯套娃」、「橫切交叉」、「大理石蛋糕」等模式,再以歐洲晴雨計的結果,分析影響認同的因素,理解歐盟認同趨勢。
接著,論文敘述南臺灣是漢人開臺先驅的淵源歷史,論證兩岸認同的本質性在南臺灣的深厚基礎;但從民意調查結果觀之,南臺灣對兩岸認同出現建構性的疏離。這是能動者與結構互動下的認同,因揆諸預算、自籌財源與中央統籌分配款的自有財源、行業結構、教育程度、公共建設、所得支出等統計數據,逐漸形成南綠北藍的環境;在南部藍營的政黨意象負面,又被綠營指摘為中國大陸同路人的情況下,推演出南臺灣的兩岸認同相對低弱。文中認為,如欲走出兩岸認同困境,建構如同歐盟的「超國家共同體」,營造「共同生活經驗」的統合,將是正本清源的解決之道。
二、 南臺灣「綠化」對兩岸關係的衝擊
相較於國民黨執政的北臺灣,民進黨執政的南臺灣較不熱衷兩岸交流,縱使交流也只呈現經濟積極而政治保守的意涵。這樣的特性對於兩岸關係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為了分析這個議題,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林文程從南臺灣綠營看法、國立中山大學教授顧長永從綠營思維策略、國立成功大學教授丁仁方從藍營結構崩解等角度,給予全方位的討論。
林文程教授的「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論文中,主軸於分析南臺灣在兩岸互動過程中的角色,重點在於探討民進黨執政的地方政府對與中國交流的立場與政策,以及分析北京對南臺灣的認知與策略。文中指出,南臺灣在兩岸交流過程中,具有受害者的自我認知,因此對兩岸積極交流持相對保留態度。基於民意,以及與民進黨中央採取一致的立場,民進黨執政的南臺灣縣市反對ECFA和服貿協議,對國民黨政府形成相當程度的壓力,使南臺灣在兩岸互動過程中扮演制約者的角色。
論文認為,對北京而言,南臺灣是中國和平統一臺灣的障礙,但是中國對南臺灣的認知和政策已經不斷調整。一開始北京並不重視南臺灣,或是以不友善甚至是敵對的態度來看待南臺灣,對南臺灣採取制裁或處罰的政策。然而,2000年的臺灣總統選舉結果促使北京重視南臺灣,認真研究南臺灣,並提出對南臺灣的新政策,採取懷柔、施惠的方式,希望能夠改變南臺灣民眾對中國的認知,同時加強對南臺灣各界的交流,希望增加南臺灣民眾對統一的支持。此一策略是否成功見仁見智,需要進一步的評估。
至於綠營策略,顧長永教授的「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思維與策略運用」論文認為,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思維有兩大特點,一是打擊國民黨的弱點,二是極大化本身的優勢;而優勢在於臺灣本土意識的主張,以及南部本土派群體的支持。民進黨以上述思維為基礎,發展以下三大策略,包括逢中必反、政治化操作有關兩岸關係的議題、醜化國民黨對兩岸關係的作為。由於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思維及策略運用,造成南臺灣人民對兩岸關係及政策,與北臺灣有很大的落差。
文中指出,民進黨大致相當成功的運用這些策略。儘管在這些策略操作的過程中,民進黨要付出一些代價,但是民進黨卻擴大其支持的基本盤,以及獲得更多的政治效益。不論就臺灣的未來發展而言,或是就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而言,臺灣兩岸的差距都是一個重要議題。論文認為南北差距不應繼續擴大,冀望臺灣今後的發展能多注重南部地區。當臺灣南北差距逐漸縮小,南北人民的文化及認知差距就會更加接近,雙方的信任當然就會增加。如此,臺灣的政治發展將會更加理性、和諧、穩定,就會減少民進黨對兩岸關係政策,進行政治化及醜陋化的操作,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當然亦會有所幫助。
相對於聚焦綠營的討論,丁仁方教授在「從國民黨結構崩解檢視南臺灣縣市政府的兩岸交流政策」的論文中指出,2012年總統大選之後,國民黨在南臺灣的選舉動員逐步進入一個「結構崩解」的階段,影響所及,國民黨不僅在南臺灣各類選舉中難以取勝,也因為其所掌握的社會支持網路更趨於弱化,國民黨作為一個在野政黨的監督力量也隨之弱化。因之,即便在多數南臺灣各縣市議會中,國民黨仍掌握較多正副議長席次,但由國民黨掌握的縣市議會,卻對民進黨縣市政府的兩岸消極的交流政策難有影響。
論文逐一檢視南臺灣民進黨縣市政府及縣市首長的兩岸交流政策,並檢討其發展趨勢及推斷其未來政策走向。文中發現,南臺灣各縣市對兩岸交流事務的規劃,集中在農業、交通、及文化觀光等政策領域,大致上各縣市所強調的交流重點都相當接近,多半跟南臺灣地方發展的需要密切相關,主要的著眼點還是在「爭取市場消費」與「強化文化交流」。以臺南市議會為例,發現不論從市議會提案及議員質詢或召開記者會的內容來看,國民黨市議員對民進黨推動兩岸交流政策及活動的監督都不太強,從這點可以證明論文的主要命題,亦即國民黨在南臺灣結構崩解也促使民進黨縣市政府兩岸交流政策趨於保守。
三.北京「向南移、向下沉」政策對南臺灣的衝擊
北京在2011年後積極推動向南移、向下沉的工作,包括來自大陸的參訪團加入南臺灣行程、擴大對南臺灣的採購,甚至推動南臺灣農漁產品契作等,但是效果如何,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汪明生從城市跨域治理、義守大學教授晏揚清、吳全成從地方里長態度、國立中山大學教授辛翠玲從核心邊陲思維等視野,評估相關影響與發展。
「兩岸大局的癥結與關鍵仍然是在南臺灣」論文中,汪明生教授指出該文的基礎有三,一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無論就法理或現實,美日等國已不可能直接涉入兩岸事務;二是無論從臺灣「獨」或從大陸「統」的角度,以臺北作為主權與政權的象徵與堅持的定位與意義,皆難以更易突破;三是北京涉臺部門除以更為和緩自抑的方式對臺外,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南臺灣妥協,因此兩岸大局的癥結問題及關鍵突破口,可以考慮南臺灣,並以城市與地區的民生與發展,作為核心關切與終極追求。
文中認為,以城市地區觀點而言,兩岸大局其實已是雙城格局,其關鍵癥結是在南臺灣龍頭的高雄,而化解之鑰則在已居北拱的北京,臺北既不是問題也難以成為解方。在兩岸特殊的政治格局,與當前現實的交流合作下,兩岸可以逐步淡化主權,走向共同發展,嘗試由兩岸關係與經濟發展的結構與建設思維,逐漸朝向城市、地區、環境、科技、社會、文教,與地方政府經營管理等,圍繞民生發展的公共領域課題事務的跨域治理,以能夠兼顧地方公私領域管理,與關注如在ECFA簽訂後仍改善有限的臺灣三中社會階層,方能增進兩岸互信、化解僵局,並創造和諧新契機。
量化資料的分析部分,晏揚清、吳全成教授的「高雄市基層意見領袖對兩岸關係態度之研究」論文指出,基層意見領袖里長對當前兩岸關係狀況,持較樂觀的看法;對目前兩岸政府之兩岸政策、交流的努力,也認為具有正面的意義;至於兩岸關係影響因素,包括對大陸社會體制認識、開放大陸觀光客與陸資及陸生來臺、臺灣宣布獨立是否戰爭、簽署和平協議、目前交流速度、九二共識、ECFA、大陸大量採購農漁產品等。
該文有三點建議,一是高雄市的里長絕大部分很少去大陸,甚至有13.8%的里長都沒去過,82.8%的里長對大陸的認識不是很清楚,再加上有43.3%的里長主要是透過大眾傳播媒體認識大陸,因此加大加深里長的交流,應該有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二是在事務性、商業性的兩岸協商談判已取得相當成果,近來似有要跨入政治談判的區域,從問卷中看出應該可以得到民意的支持;三是從里長們對兩岸目前最大差異的認識來看,有高達67.5%的里長認為是政治制度的差異,因此如何化解對政治制度的疑慮,應該是大陸決策者必須思考解決的問題。
辛翠玲教授的「從藍綠政治到兩岸關係:區域發展觀點看南臺灣的政治選擇」論文,則從區域發展差異的政治效應進行討論。文中認為,南臺灣走過初次現代化、在區域發展中的非核心地位,讓南臺灣有著不同於核心地區的自我意識、價值思維與發展期待。此種特質,也影響著南臺灣對於藍綠政治與兩岸政治的選擇與回應。無論是國民黨對南臺灣的加強比較利益之深化現代化區域發展主張,或共產黨對南臺灣的加強農漁產品之採購以救濟南臺灣,中共目前的南臺灣政治採購策略背後的思維,卻與國民黨看南臺灣的上對下、核心對邊陲、富裕對困窘等現代化觀高度相仿。
論文指出,讓利的採購政策,或能增加彼此間的認識與互動機會,但並未能真正深化至加入南臺灣民眾社會的自我意識建構。南臺灣在再發展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再造期許,與中共政治採購背後欲改變對手的認同期待,兩種期待想像,如同無交集的平行線。在兩岸政治中,南臺灣做為走過初次現代化的非核心區,再造與自我中心的發展為其深層意識渴求,相較中共欲透過政治採購策略重構南臺灣的政治認同,雙方對彼此的期待,有著根本的方向歧異。所以,站在南臺灣的結構位置,理解南臺灣的視角,則南臺灣之謎,將可解。
壹、南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發展
臺灣長期以來以濁水溪為界,形成一些南北發展上的差異,其中有些是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有些則是政府的發展策略所導致的落差。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臺灣南北長期失衡的發展,並沒有對臺灣政治及經濟形成多大的影響,但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民進黨在南臺灣越來越多的縣市取得穩固的執政權,臺灣政黨版圖「北藍南綠」的現象越發明顯,南北差異也逐漸變成臺灣政治發展上一個相當突出的現象。近幾年,中國大陸當局也注意到臺灣「北藍南綠」的現象,又特別提出了「向南移、向下沉」的對臺工作新方針,希望透過更深入的交流,爭取南臺灣一般民眾對中國大陸的認同,因此促使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重要性與日遽增。
雖然過去有一些學術著作曾針對臺灣南北差異的問題進行過深入的探討,不過有系統探討南臺灣與兩岸關係的著作卻幾乎沒有。所以造成這種現象,可能可以從一個簡單的知識生產「供給—需求」邏輯來掌握大概。首先,從學術供給面來說,不論是臺灣的兩岸關係學界,或者中國大陸的臺灣研究學界,長期關注兩岸關係的焦點集中在臺灣的外部關係或者是高階政治(high politics)的議題,對南臺灣偏向地方性及低階政治(low politics)的議題較少關注。臺灣方面專門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以國際關係背景出身為多,另外加上比較政治、財經、歷史、社會、法律等其他專業背景出身的學者,整體上多從較宏觀的層面探討兩岸關係,討論的議題多半跟臺灣整體發展有關;中國大陸臺灣研究的學者學術背景相對比較多元,也有些是因為工作的需要,慢慢轉入臺灣研究的領域,自然比較偏向臺灣外部關係與內部宏觀議題的探討。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學者投入臺灣研究的領域,中國大陸對臺灣內部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不過有些研究需要在臺灣「蹲點」長期調研,其中仍有些後勤支援的問題尚待克服,中國大陸臺研學者要在南臺灣進行調研,相對要克服的問題更多,也因此投入這方面研究學者相對較少。綜合以上諸多因素,包括臺灣兩岸關係學界,以及中國大陸臺研學界,長期對南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相關議題關注有限。
其次,從學術需求面來看,社會科學的發展不同於自然科學,其知識進展與創新的動力多半自來自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南臺灣過去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過程中,其實並沒有太獨特的角色。雖然臺灣南北長期失衡發展,但國民黨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除了嘉義市、高雄縣長期由非國民黨人士擔任縣市首長之外,但在其他縣市從縣市首長以下,由國民黨人士掌控時間佔多數,因此多是配合中央推動大陸政策。1990年代中期以後,民進黨開始在南臺灣縣市層級持續執政,但當時國民黨在李登輝主政之下,名義上維持《國家統一綱領》作為兩岸關係的指導原則,實際上卻奉行「戒急用忍」的政策,臺灣南北差異對兩岸關係影響不大。2000年政黨輪替,陳水扁上臺,兩岸關係陷入低潮,南北差異反映在兩岸關係發展上也沒有太大不同。不過,在民進黨主政期間,南臺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已經出現緩慢變化,也預示了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慢慢將不同以往。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變遷調查的資料,在1996到2005十年之間,跟臺灣其他地區比較,雲嘉南及高高屏地區「偏向統一」立場民眾的比例持續較低,「偏向獨立」立場的民眾比其他地區增加較多;另外,在中國人認同的趨勢變化方面,到了2005年,雲嘉南及高高屏地區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經低到5%以下,明顯比其他地區降低較多 。不過,在扁政府強調「一邊一國」的基調下,南臺灣的特殊生態顯然對臺灣的大陸政策或兩岸關係發展關連不大,自然也不需要深入探討。
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以後,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時期。隨著兩岸互動持續深化,兩岸關係出現許多不同以往的「新形勢」,其中,南臺灣「綠化」加深所牽動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則是非常重要的新形勢之一。從臺灣的角度來看,就如同筆者過去多次為文強調的,國民黨雖然在南臺灣的各種選舉中節節敗退,但國民黨的中央領導階層卻始終找不出翻轉形勢的有效策略,以致於臺灣「北藍南綠」的政黨版圖不僅更加鞏固,國民黨在南臺灣選舉公職甚至朝向「結構性崩解」的趨勢發展。這種新形勢推展的結果,民進黨不僅可以跟國民黨競奪中央政權,即便它失去中央政權,仍可以以「南方政權」的姿態跟國民黨的「北方政權」對抗,臺灣政治版圖以濁水溪為界一分為二。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進程上,南臺灣所獲有的和平紅利遠不如北臺灣,地方政府亦不熱衷兩岸交流,經年累月自然發展出與北臺灣對兩岸關係截然不同的民意取向。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南臺灣民眾偏向統一及中國人認同的比例偏低,又與民進黨長期執政因素相互作用,南臺灣因此成為本土意識擴展的重要基地,這也是一種持續強化的新形勢。根據臺灣競爭力論壇跟艾普羅調查公司合作,在2013年六月間所公佈的「國族認同」調查結果顯示,南臺灣的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僅有43.2%,而認同自己不是「中國人」的比例則明顯偏高,高達52.3%;相對而言,臺灣其他地區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都在59%上下,而認同自己不是「中國人」的比例最高也不到39%。臺灣競爭力論壇的調查對於「中國人」的概念比較偏向文化認同,因此比前述社會變遷調查偏於政治認同的數值明顯偏高。但即便如此,南臺灣的中國人認同比例很明顯的低於其他地區,這種落差更甚於之前社會變遷調查的結果 。
最後,從中國大陸的角度來看,南臺灣的民眾本土意識高漲,而且也超出國民黨可以影響的範圍,顯然過去中國大陸當局對臺工作方針必須要適度修正,才能達到其政策的目的。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2010年所做出擴大對臺工作「向南移、向下沉」的政策指示,雖然中國大陸官方沒有透露出這個政策的決策考量,不過吾人相信,應該與上述新形勢的發展息息相關。在北京當局「向南移、向下沉」的政策方針之下,中國大陸在這幾年對南臺灣有許多更積極的政策作為,包括高階官員訪臺加入南臺灣行程、參訪基層社區、農漁業契作等等,對南臺灣不同層面造成大小不等的衝擊,這又是與南臺灣更直接相關的一個新形勢。
針對以上南臺灣所出現的兩岸關係新形勢,目前包括臺灣的兩岸關係學界,以及中國大陸的臺灣研究學界,都缺乏完整的探討。成功大學政治系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多年來在南臺灣推動兩岸交流及兩岸關係研究,有感於相關研究的缺乏,因此在2014年初於成功大學舉辦「南臺灣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南臺灣長年關注兩岸關係的學者發表論文,同時邀請多位北臺灣兩岸關係學界的重量級學者,及橫跨藍綠關心兩岸關係的政界人士參與評論,希望透過南北對話、實務參照等不同的觀點掌握南臺灣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定位。在研討會結束之後,主辦單位再要求每位發表人根據評論人的意見修正論文,本書即以每位發表人修正過的論文為主體,另外加上幾位評論人的評論所構成。以下依據研討會的三個子題:「南臺灣與中國(人)認同」、「南臺灣綠化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北京向南移、向下沉政策對南臺灣的衝擊」,逐一就每一位作者的論文要旨大略說明。
貳、本書各章重點概述
本書依照原先研討會討論的方式,分成三個子題。以下是每一個子題的論文說明。
一、 南臺灣與「中國(人)」認同
南臺灣對中國人認同的比例,明顯低於臺灣其他地區,形成這種認同分布,有特定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對此,國立中正大學教授廖坤榮從政治文化、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從投票行為、國立中正大學教授趙文志從歷史因素、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黃清賢從歐盟借鏡等觀點,深入分析兩岸的認同議題。
廖坤榮教授的「南臺灣政治文化與政治認同關係與轉變研究」論文中,從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探討形成臺灣南北政治文化差異,進而論述影響兩岸認同差異的根本因由。文中指出,經濟發展是影響政治文化的重要變數,經濟發展較好的社會或區域,人民的生活滿意度與主觀幸福感較高,政治上對外來民族群的接納度較高,經濟上,也持開放態度,這就是「後現代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所得較低的群體或社會,由於有經濟不安全感,在經濟議題上,會持比較封閉保守的態度,對外來族群比較有排斥感,此即「現代社會」的政治文化。
論文認為,臺灣經濟發展有南北的差距,因此臺灣南北區域也有「現代社會」政治文化,以及「後現代社會」政治文化之分,產生有關兩岸政治認同呈現南北分合或統獨的分歧。當臺灣南北經濟差異縮小,這個政治認同便會趨同,因此,政府應該要重視南北經濟發展的差異性。當前,南臺灣民眾對兩岸政治認同,都是附著在過度政治感性認知的激情上,這種激情容易呼應地下電臺或其他脫離政治理性的媒體言論。為建立南臺灣民眾正確的歷史觀與中道的國家認同,減低南北臺灣經濟差距,應該是最為根本之道。
量化資料的探討部分,蘇嘉宏教授的「南臺灣的族群認同與投票行為研究:2012年總統選舉個案分析」論文指出,近年來臺灣選民在政黨認同的投票行為上,可以概括得出一個印象,濁水溪以北為泛藍得票高於泛綠,但濁水溪以南則泛綠得票高於泛藍,充分顯示「北藍南綠」的「南北地域」差異。歷來政黨支持的投票群體之相關研究,族群雖只是個變數,並非完全單一因素,但確實是重要因素之一。若以族群角度來看,應可解釋這種政黨得票分布的南北差異現象。
在族群認同上,政黨支持仍然是個分界線,泛藍較不認同臺灣人,泛綠較為認同臺灣人。迴歸分析發現僅政黨支持有顯著影響,顯見政黨支持對選民在總統投票時的重要影響力,超越了族群認同、和平相處下之獨立同意度、攻打臺灣下之獨立同意度。文中認為,南北區域的在地族群結構才是重點,族群影響著民眾對政黨的支持與族群的認同。南部地區特別鮮明的「南綠」,也在於族群的在地人口組成因素,雲嘉南區、高屏澎區有近90%都是本省閩南人。在南北族群分布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的前提下,臺灣未來兩岸族群認同問題,亦即臺灣人與中國人認同之爭,藍、綠仍會各有各自的盤算和論述。
相對而言,趙文志教授的「南部社群的中國意象/印象形成因素分析:歷史研究途徑」論文,透過歷史脈絡下特定的教育、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因素,去探索南部民眾對於其自身「中國意象」的建構過程,透過歷史的軸線,去瞭解南部民眾對於「中國」概念負面化的形成原因。文中認為,中南部社群對於「中國印象」的建構過程,源自於國民黨政府到臺灣至李登輝就任後推動本土化政策之前時期的反共教育、戒嚴年代國民黨對本省族群的不公平待遇、228事件效應、民主化的開始、臺灣本土意識的競逐。
論文指出,對南部民眾重新建構正面的中國意象,需要時間,以及營造有利中國意象的外部環境,並與臺灣意象並存而非互斥,讓南部民眾在實踐過程中,認知到中國意象與過去的歷史經驗已經不同。透過時間的積累,逐漸累積對中國意象的正面態度,同時保存臺灣南部民眾既有的臺灣意象,建構臺灣意象與中國意象是共存共榮的認知,增加臺灣南部民眾對中國意象的接受程度,而此將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在「從歐盟經驗看南臺灣的兩岸認同走向」論文中,黃清賢教授指出歐洲聯盟結構與兩岸關係有別,但仍有借鏡之處,因此從歐盟的認同發展經驗,探討南臺灣的兩岸認同,具有啟示性價值。論文先從字詞文義與社會心理學等面向分析認同的意義,並且探討本質性認同與建構性認同的關係,同時從建構主義的互為主體性等觀點,論述能動者與結構互動下的認同。依據這些概念,文中討論歐盟認同與國家認同共存關係的「俄羅斯套娃」、「橫切交叉」、「大理石蛋糕」等模式,再以歐洲晴雨計的結果,分析影響認同的因素,理解歐盟認同趨勢。
接著,論文敘述南臺灣是漢人開臺先驅的淵源歷史,論證兩岸認同的本質性在南臺灣的深厚基礎;但從民意調查結果觀之,南臺灣對兩岸認同出現建構性的疏離。這是能動者與結構互動下的認同,因揆諸預算、自籌財源與中央統籌分配款的自有財源、行業結構、教育程度、公共建設、所得支出等統計數據,逐漸形成南綠北藍的環境;在南部藍營的政黨意象負面,又被綠營指摘為中國大陸同路人的情況下,推演出南臺灣的兩岸認同相對低弱。文中認為,如欲走出兩岸認同困境,建構如同歐盟的「超國家共同體」,營造「共同生活經驗」的統合,將是正本清源的解決之道。
二、 南臺灣「綠化」對兩岸關係的衝擊
相較於國民黨執政的北臺灣,民進黨執政的南臺灣較不熱衷兩岸交流,縱使交流也只呈現經濟積極而政治保守的意涵。這樣的特性對於兩岸關係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為了分析這個議題,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林文程從南臺灣綠營看法、國立中山大學教授顧長永從綠營思維策略、國立成功大學教授丁仁方從藍營結構崩解等角度,給予全方位的討論。
林文程教授的「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論文中,主軸於分析南臺灣在兩岸互動過程中的角色,重點在於探討民進黨執政的地方政府對與中國交流的立場與政策,以及分析北京對南臺灣的認知與策略。文中指出,南臺灣在兩岸交流過程中,具有受害者的自我認知,因此對兩岸積極交流持相對保留態度。基於民意,以及與民進黨中央採取一致的立場,民進黨執政的南臺灣縣市反對ECFA和服貿協議,對國民黨政府形成相當程度的壓力,使南臺灣在兩岸互動過程中扮演制約者的角色。
論文認為,對北京而言,南臺灣是中國和平統一臺灣的障礙,但是中國對南臺灣的認知和政策已經不斷調整。一開始北京並不重視南臺灣,或是以不友善甚至是敵對的態度來看待南臺灣,對南臺灣採取制裁或處罰的政策。然而,2000年的臺灣總統選舉結果促使北京重視南臺灣,認真研究南臺灣,並提出對南臺灣的新政策,採取懷柔、施惠的方式,希望能夠改變南臺灣民眾對中國的認知,同時加強對南臺灣各界的交流,希望增加南臺灣民眾對統一的支持。此一策略是否成功見仁見智,需要進一步的評估。
至於綠營策略,顧長永教授的「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思維與策略運用」論文認為,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思維有兩大特點,一是打擊國民黨的弱點,二是極大化本身的優勢;而優勢在於臺灣本土意識的主張,以及南部本土派群體的支持。民進黨以上述思維為基礎,發展以下三大策略,包括逢中必反、政治化操作有關兩岸關係的議題、醜化國民黨對兩岸關係的作為。由於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思維及策略運用,造成南臺灣人民對兩岸關係及政策,與北臺灣有很大的落差。
文中指出,民進黨大致相當成功的運用這些策略。儘管在這些策略操作的過程中,民進黨要付出一些代價,但是民進黨卻擴大其支持的基本盤,以及獲得更多的政治效益。不論就臺灣的未來發展而言,或是就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而言,臺灣兩岸的差距都是一個重要議題。論文認為南北差距不應繼續擴大,冀望臺灣今後的發展能多注重南部地區。當臺灣南北差距逐漸縮小,南北人民的文化及認知差距就會更加接近,雙方的信任當然就會增加。如此,臺灣的政治發展將會更加理性、和諧、穩定,就會減少民進黨對兩岸關係政策,進行政治化及醜陋化的操作,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當然亦會有所幫助。
相對於聚焦綠營的討論,丁仁方教授在「從國民黨結構崩解檢視南臺灣縣市政府的兩岸交流政策」的論文中指出,2012年總統大選之後,國民黨在南臺灣的選舉動員逐步進入一個「結構崩解」的階段,影響所及,國民黨不僅在南臺灣各類選舉中難以取勝,也因為其所掌握的社會支持網路更趨於弱化,國民黨作為一個在野政黨的監督力量也隨之弱化。因之,即便在多數南臺灣各縣市議會中,國民黨仍掌握較多正副議長席次,但由國民黨掌握的縣市議會,卻對民進黨縣市政府的兩岸消極的交流政策難有影響。
論文逐一檢視南臺灣民進黨縣市政府及縣市首長的兩岸交流政策,並檢討其發展趨勢及推斷其未來政策走向。文中發現,南臺灣各縣市對兩岸交流事務的規劃,集中在農業、交通、及文化觀光等政策領域,大致上各縣市所強調的交流重點都相當接近,多半跟南臺灣地方發展的需要密切相關,主要的著眼點還是在「爭取市場消費」與「強化文化交流」。以臺南市議會為例,發現不論從市議會提案及議員質詢或召開記者會的內容來看,國民黨市議員對民進黨推動兩岸交流政策及活動的監督都不太強,從這點可以證明論文的主要命題,亦即國民黨在南臺灣結構崩解也促使民進黨縣市政府兩岸交流政策趨於保守。
三.北京「向南移、向下沉」政策對南臺灣的衝擊
北京在2011年後積極推動向南移、向下沉的工作,包括來自大陸的參訪團加入南臺灣行程、擴大對南臺灣的採購,甚至推動南臺灣農漁產品契作等,但是效果如何,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汪明生從城市跨域治理、義守大學教授晏揚清、吳全成從地方里長態度、國立中山大學教授辛翠玲從核心邊陲思維等視野,評估相關影響與發展。
「兩岸大局的癥結與關鍵仍然是在南臺灣」論文中,汪明生教授指出該文的基礎有三,一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無論就法理或現實,美日等國已不可能直接涉入兩岸事務;二是無論從臺灣「獨」或從大陸「統」的角度,以臺北作為主權與政權的象徵與堅持的定位與意義,皆難以更易突破;三是北京涉臺部門除以更為和緩自抑的方式對臺外,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南臺灣妥協,因此兩岸大局的癥結問題及關鍵突破口,可以考慮南臺灣,並以城市與地區的民生與發展,作為核心關切與終極追求。
文中認為,以城市地區觀點而言,兩岸大局其實已是雙城格局,其關鍵癥結是在南臺灣龍頭的高雄,而化解之鑰則在已居北拱的北京,臺北既不是問題也難以成為解方。在兩岸特殊的政治格局,與當前現實的交流合作下,兩岸可以逐步淡化主權,走向共同發展,嘗試由兩岸關係與經濟發展的結構與建設思維,逐漸朝向城市、地區、環境、科技、社會、文教,與地方政府經營管理等,圍繞民生發展的公共領域課題事務的跨域治理,以能夠兼顧地方公私領域管理,與關注如在ECFA簽訂後仍改善有限的臺灣三中社會階層,方能增進兩岸互信、化解僵局,並創造和諧新契機。
量化資料的分析部分,晏揚清、吳全成教授的「高雄市基層意見領袖對兩岸關係態度之研究」論文指出,基層意見領袖里長對當前兩岸關係狀況,持較樂觀的看法;對目前兩岸政府之兩岸政策、交流的努力,也認為具有正面的意義;至於兩岸關係影響因素,包括對大陸社會體制認識、開放大陸觀光客與陸資及陸生來臺、臺灣宣布獨立是否戰爭、簽署和平協議、目前交流速度、九二共識、ECFA、大陸大量採購農漁產品等。
該文有三點建議,一是高雄市的里長絕大部分很少去大陸,甚至有13.8%的里長都沒去過,82.8%的里長對大陸的認識不是很清楚,再加上有43.3%的里長主要是透過大眾傳播媒體認識大陸,因此加大加深里長的交流,應該有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二是在事務性、商業性的兩岸協商談判已取得相當成果,近來似有要跨入政治談判的區域,從問卷中看出應該可以得到民意的支持;三是從里長們對兩岸目前最大差異的認識來看,有高達67.5%的里長認為是政治制度的差異,因此如何化解對政治制度的疑慮,應該是大陸決策者必須思考解決的問題。
辛翠玲教授的「從藍綠政治到兩岸關係:區域發展觀點看南臺灣的政治選擇」論文,則從區域發展差異的政治效應進行討論。文中認為,南臺灣走過初次現代化、在區域發展中的非核心地位,讓南臺灣有著不同於核心地區的自我意識、價值思維與發展期待。此種特質,也影響著南臺灣對於藍綠政治與兩岸政治的選擇與回應。無論是國民黨對南臺灣的加強比較利益之深化現代化區域發展主張,或共產黨對南臺灣的加強農漁產品之採購以救濟南臺灣,中共目前的南臺灣政治採購策略背後的思維,卻與國民黨看南臺灣的上對下、核心對邊陲、富裕對困窘等現代化觀高度相仿。
論文指出,讓利的採購政策,或能增加彼此間的認識與互動機會,但並未能真正深化至加入南臺灣民眾社會的自我意識建構。南臺灣在再發展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再造期許,與中共政治採購背後欲改變對手的認同期待,兩種期待想像,如同無交集的平行線。在兩岸政治中,南臺灣做為走過初次現代化的非核心區,再造與自我中心的發展為其深層意識渴求,相較中共欲透過政治採購策略重構南臺灣的政治認同,雙方對彼此的期待,有著根本的方向歧異。所以,站在南臺灣的結構位置,理解南臺灣的視角,則南臺灣之謎,將可解。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