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書推薦-「崛起大國的困境與出路-民主集中制的省思」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崛起大國的困境與出路─民主集中制的省思》剛出版了,雖然是一本學術規格的書,但筆法大眾化,也適合一般學生與大眾閱讀。 在本書中可以找到中共為何會以如此方式處理香港問題的答案。

  本書內容主要以中共的文化戰略為例,介紹與分析中共「民主集中制」的真正內涵與面向,及其對中共執政之基本面的影響,並以中共自己的材料所反映的「事實基本面」勾勒出中共今日執政的困境,分析且呈現中共執政的困境及其肇因之所以來自「民主集中制」的理由。這些分析涉及中共黨史、黨理論或意識形態、中國大陸國家發展戰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共政權之正當性、中國傳統知識、社會科學方法論等幾個重要面向,又涉及世人最關心的中共的核心政治問題,根據事實基本面提出許多學界尚未提出的議題與論點。一般人可透過此書認知中共政權的性質與治理思維及其歷史的脈絡,理解中共改革開放以來的正負結果及其肇因,清楚地看到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的路線所造成的困境及其原因依然出自或派生自民主集中制。

  當初規劃本書時即有一個想法,它要能夠掌握住兩個主軸,一個是中華民族對西洋文化在思維方面爭取獨立自主的主軸,這反映在社會科學方法論與「中國研究」的方法論上;另一個則是兩岸之間的主軸,不能老是大陸從頭到腳評論台灣,台灣也應具備評論大陸最核心事務的能力。本人自認本書已滿足此自我期許,同時,所寫主題對今日中國大陸的現實發展與外界的「中國研究」有一定程度的現實意義。為了避免「一執之偏」與「西方觀點」,本書的論證基礎百分之九十以上主要立足於中共的黨史、各類正式文件、毛選、鄧選、江選、中共自己培養之專家學者或現任卸任官員的說詞、中國大陸官方媒體的報導、中國歷史與傳統知識等等,西方的成份微乎其微。這是來自本人自己發展出的「以中國說中國」的方法,自然包括「以中國說中共」和「以中共說中共」,希望論證的內容能讓人服氣。

  本書約近二十五萬字(不含參考文獻),除了在社會科學方法論與研究中國的方法上提出了些突破性的看法外,對「民主集中制」的研究在廣度與深度上都超乎中國大陸內部與外部學者在這方面的論述,系統化地借助中共黨史反映了民主集中制一般不為人所注意的關鍵面向,例如:清場的力量。同時,對所謂之「集體領導」的本質有深入的分析,結果呈現出乎一般世俗的理解之外。再者,對民主集中制之作用的分析引導本人發現,中國大陸總體面出現一個「黨、國家、社會」的三角形,這是在現階段與可預見之未來的人類文明中一個非常態的國家總體結構,學界其他學者並未提出過,而此三角形已對中國大陸過去的發展造成不合理且不聰明的傷害,若持續不變,將對中國大陸日後的發展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負擔與負面影響,應已在可見之中。本人進而對照西方權力制衡的理論,反映出在民主集中制下是不可能發展出真正的權力制約與監督的機制的,民主與民主集中制之間無論就理論或現實運作都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本書站在此分析基礎之上,對中共的文化戰略的基本思維或思路系統地進行了分期的介紹與解說,實際的時間跨度從毛澤東時期一直到習近平時期,這項工作亦為目前學界所僅見,無論本書論證的詳略是否能令其他學者滿意,或論述的觀點是否能為其他學者所接受,這本論文的論述內容與分析方法應該已經為有系統地研究中共文化戰略拋出了第一塊磚。

  此外,從文化戰略的視角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大陸現今不易從單純的政治、經濟、社會的角度所能觀察到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統攝力位階都明顯高過單純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位階,後面三類問題的規模與難度隨改革開放與時俱增,長期困擾中共當局,若無法從文化戰略的角度深入理解其肇因之根源所在,要想合理解決這些問題都會是緣木求魚。本書針對此方面的解決方案與方向提出了一些線索與頭緒。這些線索與頭緒也跳脫出了一般人思考的常識性誤區,這些誤區主要是因中共的宣傳與世界亂局的表象、再加上人們習慣性跟隨表象思考所造成的。如果認知表象之後,穿透表象,深入思考,會有一番不同的篤定與理解。由此脈絡思考出的合理解決策略自然會有深一層的力量與更扎實的基礎。

  在結論,本書論證了民主集中制的不可且不應持續性,有些延伸思考,深入論證了,以民主化為核心的政治體制改革實為中共已不能且不應迴避的現實,對一般反民主的說法「集中力量辦大事」、「民主會亂」等,提出了根據事實的說理加以批駁,指出真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勢必要先終止民主集中制,此制不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共產黨偉大復興之間必然始終存在深刻的矛盾。我認為,民主化的結果未必對中共執政不利,全賴中共如何處理與發展健全的民主。除此之外,本書借助學界二手研究的成果,評論並指出了幾十年來中國研究學界方法論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建議。所提出內容應為中外學界未正視過的,希望大家批評、指教與討論,重視中國研究乃至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問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朱駿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德國Bielefeld大學組織社會學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EMPAcc財務碩士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財務總監班畢業
  台大社會系理論組畢業
  十多年科技產業業務、行銷、企劃、管理等經驗
  吸取西方古典社會科學方法論創出自己的方法論
  擅長以事實基本面解析與驗證理論的缺失與矛盾。
  對中國歷史與思想、兩岸關係、台灣科技產業政策有深入的思考
  認為以思想與價值觀念為核心的文化內涵是一個國家民族強弱的關鍵因素所在。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第一節 研究緣起、基本設計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框架與具體方法
第三節 研究章節安排

第二章
第一節 中共「民主集中制」的發展
第二節 「 民主集中制」的運作效果與權力面向
第三節 「 集體領導」的性質與問題
第四節 「 民主集中制」在改革開放後對國家結構的影響
第五節 「 民主集中制」的內在矛盾與難題
第六節 民主集中制對黨文化的塑成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第一節 中共文化發展的思路與途徑
第二節 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文化戰略觀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第一節 一元化整體性控制意識的作用
第二節 新近文化戰略目標與方法配置的潛在矛盾
第三節 中國大陸的軟實力元素
第四節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弔詭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第一節 非常態的國家結構—中國大陸三角形
第二節 內部資源控制權過度集中
第三節 黨理論的成長侷限
第四節 時代在變,潮流在變,人心在變─無法取得長期穩定的正當性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延伸思考
第三節 研究中國大陸的困難
第四節 回歸社會科學的本質
第五節 文化在中國大陸研究中的角色
參考文獻
 

自序

  中國作為一個整體,曾經因其幅員廣袤,財積物阜,令西方垂涎,東來叩關;因閉關自守,昧於世情,而迭遭外侮,積弱不振,種下了百年垂危與今日分裂的國難,國家的統一猶待來時,可嘆可哀。經幾代人的奮發努力,自近代衰落危亡而步履踉蹌地走在世界的舞台上,到今日國勢蒸蒸日上,年年騰飛,傲視寰宇,實為人類歷史上極為特殊的唯一案例。這段歷史發展主要的場景發生在今天的中國大陸,台灣固然在此途程之中曾經扮演過關鍵角色,起到帶頭、激發與促進的積極作用,但因地小人少,戰略眼光短淺失誤,重要性未能與時俱進,反而不斷地被邊緣化。時也,運也,命也,人也?!因此,本書題目《崛起大國的困境與出路》中的「大國」指的是代表象徵中國的中國大陸,並未論及台灣的部份,但不表示,書中所言的部份問題就未出現於今日之台灣,更不意味我認為大陸與台灣為兩個獨立的國家。實在是國家分裂的不幸造成了我研究上措辭的困難罷了。我生在台灣,長在台灣,近二三十年台灣內部獨聲漸強,我依然是望面即知的堅決統派,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本書是發展自我的博士論文《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文化戰略的分析─自中共「民主集中制」的角度分析》。之所以選擇談文化戰略,是因為討論中共政治、經濟、社會的專書與文章已多如牛毛,再從此三方面投入,恐怕將有不得不鸚鵡學舌、模仿變造的窘境,白下功夫。其次,前三方面的論述似乎未見有能從總體性的角度切入問題根本的作品,多為見樹不見林,難以有效認清今日中國大陸的問題根本所在。第三,我始終確信,中國大陸的領導人都是聰明絕頂的明白人,誰不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中,旋乾轉坤,興利除弊,澄清世道,流芳千古?然而,近十年中共領導人一再大聲疾呼經濟增長模式已到了「不可持續」的地步。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隱含了政治出了問題,政治體制改革自鄧小平始已喊了三十多年,始終未見到令中國大陸人滿意的成效,其原因恐怕不是只在政治體系,而有外於政治之更廣泛的因素使然吧?可能是有一些很根本、已經習以為常、因此未被人注意到的事物牽絆了再進一步健康發展的契機,誤導了發展的方向或重點。

  這些思考令我直覺地認為,從官方文化戰略的角度觀察應該是值得嘗試之舉,希望走入冷門可以爆出冷門,迸出熱點。研究的發現似乎酬償了我的思考與直覺,確實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出了許多今日中國大陸的核心問題與困境,這又是單從政治、經濟、社會的研究角度很難發覺的。點出問題與困境的肇因,可能的合理出路自然就會有了方向。只是形影孤伶的研究還未能與眾交流分享,要爆出冷門與迸出熱點還待跨越出版及銷售的門檻。

  研究中共的文化戰略總不能漫無標準,隨興解說,如果只是單純地進行內容先後次序的排列分析,以時間先後次序為唯一的邏輯主軸,這似乎不需要我代勞分析,只要有一定教育程度的人都可自行得自於中共歷年的文件與黨史。同時,這種文字表面串接的事實序列未必能真正反映出隱藏於後的因果關係與歷史真相。我以為應找到在中共發展歷程中真正具有「經驗有效性」(empirical validity)的關鍵因素,做為分析與因果解釋的觀點或支撐點,這樣才能讓中共的文化戰略的分析呈現出最貼近事實的意義,唯有符合「經驗有效性」的分析才能滿足社會科學作為事實科學的基本性質與要求。經過我的研究與搜尋,中共的「民主集中制」正好滿足這個要求,從研究發現來看,中共文化戰略的發展確實受民主集中制思維的影響與制約,中共的民主集中制及其派生物也確實為了解中共發展與今日許多重要作為、問題與困境的關鍵鑰匙。

  正是根據這樣的認知與理解,我不認為時下流行的從「與理論對話」作為社會科學的研究入手處為合理或合乎社會科學本質之事。畢竟,理論只是抽象化的研究成果或假設,錯誤的機率很高,社會科學是事實的科學,在研究的出發點與論證的基礎上不應冒此風險,應從可確認的事實出發,而非先與理論對話,任何違反此要求的研究都已經在不知覺中離開了真正社會科學的領地了。在緒論中我原本清楚地論證了這一關鍵點,隨後導引出我的「以中國說中國」的方法,這包括了「以中國說中共」及「以中共說中共」的子集合。但考慮到非學術圈的讀者朋友閱讀的興致,將此部份刪除,預備明年出本小書專門討論介紹《歷史與社會科學方法論》。我這些方法論上的看法獲得方法論專家徐振國教授的指點與鼓勵,讓我宛如孤臥寒天冰雪中獲賜一紅泥小火爐一般,倍感溫暖。

  不論如何,託天之佑,我終於拿到於理、於法、於情早該獲頒的畢業證書,也終能自由地出版我的原著,與眾分享,就教各方,真是天未喪斯文也。當未動筆撰寫論文之初,便向教授說明將在此論文中掌握兩個主軸,一個是中華民族對西方思維戰線方面的,這反映在方法論上,要建立中國人自己的方法與觀點,不再做西方文化殖民地的伏奴賤婢或跟屁應聲蟲。這不是民族主義作祟,而是中國人思維自主獨立成長的文化期許,既不排外也不自大,這可從我的方法論深受西方古典學者的啟發見其事實。這個方法論無意中滿足了中共中央「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的要求,算是一個有趣而意外的巧合。一個是兩岸之間的,面對大陸,台灣雖地小人少,處於劣勢,前途必須與十四億人共同決定,但不能因此自暴自棄,逃避現實,應勇於奮起,面對現實,培養具備討論大陸核心事物的能力,關心十四億人的發展與前途,對此發展與前途的實質內涵表達台灣人民不可被剝奪的發言權利,讓大陸當局知道,對十四億人的福祉我們台灣人民也是有意見的。衷心期盼望這本書能有機會在大陸刊印出版,我確信,今日中國人已非百年之前的中國人,在綿延不斷的國難中我們的民族已受到刻骨銘心的千錘百鍊,目前需要的是獨立自主,發乎己,成於眾的進階成長歷練,一個能夠讓老百姓公開自由討論國家前途的機會是億兆黃金難買又可匯聚強大動能的愛國主義的機會教育,應是一個最根本的強國之道。

  在完稿擱筆之後,我以此兩主軸自我評量,雖不能與世界級的大師相比,但確實朝此方向踏出了堅實的一步,頗能於心無愧,不足之處,猶待日後接續的努力用功,願上天啟我助我。這樣一本著作固然是一人執筆創作,但若是沒有許多幕後的人們的指點、協助與支援,再好的創作也難順利完成產出。我在離開學術環境二十年之後,年逾半百了才又重新回到這個環境,焚膏繼晷,重溫舊夢,努力後補早該完成的人生課業─我的博士學程。沒有家庭的後援我是沒有條件完成這個人生課業的,我的內人無怨無悔地帶病照料我的生活,讓我能規律起居,周到地考慮供應多樣飲食,保障我營養均衡,體能堪用。我的大哥與大嫂在我每次停留台北期間,提供居住條件與豐富飲食,悉心照料,讓我可以專心課業,不受異地不便的干擾。大哥身為近二十年的歷史系正教授,我能不拘形式與場合隨時與他討論觀點與論證方式,受其指教點評,獲益良多。這些都是家人提供的最佳基礎條件,最是我要終生感恩的。最遺憾的是,我的父母沒能見到我的畢業證書,他們生前肯定一直以我未曾追求博士頭銜而感到惋惜,如今盼望他們在天之靈能感知到我已完成博士學程,且取得學位。人生的種種無奈與抉擇都在獨自摸索中承受與做成,知我者其天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taigo 的頭像
    taitaigo

    大媽愛看書

    taita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