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書推薦-「好一個瓜啊!(二版)」書評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金鼎獎作家 林滿秋 X 法國巴黎高中讀者文學獎得主 林莉菁
聯手創作「綠繪本」
聯手創作「綠繪本」
小小的種子,帶來大大的驚喜!
好好對待自然,自然就會送你一份驚奇的禮物!
只愛薯條、炸雞的南瓜妹從不吃蔬菜,當然也不愛種菜。有一天,爸爸帶她到菜園學「有機」種植法,有個神祕的瓜婆婆給南瓜妹一粒神祕的種子,說:「種下它,它會帶來很大的驚喜!」
神祕的種子漸漸長大,開了一朵大黃花,慢慢結出一個瓜,它究竟是什麼瓜?南瓜妹在菜園裡,還會發現什麼令人驚喜的變化?
得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選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薦
★新北市推動閱讀優良圖書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滿秋
國內數一數二的重量級青少年小說作家。住在英國一幢兩百多歲的房子裡,擁有一頭像女巫一樣又黑又長的頭髮,還有一個會自動生出故事的腦子,全身上下總是散發著熱情。喜歡旅行、酷愛大自然行走,也愛種菜。種菜和寫故事,是她生活中很重要的兩件事。
這個故事就是林滿秋種南瓜時想出來的。她的作品多元且題材多變,包括生活風格類散文、青少年小說、還有多本膾炙人口的繪本與兒童小說。曾多次榮獲金鼎獎,以及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等。你沒吃過她種的菜,可能聽過或讀過她寫的故事,如《隨身聽小孩》、《雲端裡的琴聲》、《尋找尼可西》、《胖少男減肥之歌》、《代號:小魷魚》、《一把蓮》、《加油吧!笨海豚》、《小J的聰明藥》、《浴簾後》、《18歲倒數計時》,還有《女孩的祕密星情》等(以上皆由天衛/小魯文化出版)。
繪者簡介
林莉菁
屏東人,臺大歷史系畢業的旅法漫畫家。曾入選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獎。她的作品《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為臺灣第一本自傳體漫畫,於俄國Boomfest漫畫節獲獎、被法國大巴黎區教育單位選為推薦好書,並榮獲巴黎書展「高中讀者文學獎」。二○一○年,她參與漫畫合輯《特別漫畫》(Special Comix)第三集,獲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另類漫畫獎」。
林莉菁在創作這本書時,感謝網路上許多有心的有機農業部落格,讓她有機會見識到故鄉農業之美,尤其是南投縣中寮鄉溪底遙學習農園與高雄縣美濃鎮的兩代米家,謹將此書獻給2008年底過世的溪底遙學習農園創辦人之一的廖學堂先生。
阿菁的圖文手記在「Ulysse 亂彈」:blog.roodo.com/lilou
林滿秋
國內數一數二的重量級青少年小說作家。住在英國一幢兩百多歲的房子裡,擁有一頭像女巫一樣又黑又長的頭髮,還有一個會自動生出故事的腦子,全身上下總是散發著熱情。喜歡旅行、酷愛大自然行走,也愛種菜。種菜和寫故事,是她生活中很重要的兩件事。
這個故事就是林滿秋種南瓜時想出來的。她的作品多元且題材多變,包括生活風格類散文、青少年小說、還有多本膾炙人口的繪本與兒童小說。曾多次榮獲金鼎獎,以及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等。你沒吃過她種的菜,可能聽過或讀過她寫的故事,如《隨身聽小孩》、《雲端裡的琴聲》、《尋找尼可西》、《胖少男減肥之歌》、《代號:小魷魚》、《一把蓮》、《加油吧!笨海豚》、《小J的聰明藥》、《浴簾後》、《18歲倒數計時》,還有《女孩的祕密星情》等(以上皆由天衛/小魯文化出版)。
繪者簡介
林莉菁
屏東人,臺大歷史系畢業的旅法漫畫家。曾入選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獎。她的作品《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為臺灣第一本自傳體漫畫,於俄國Boomfest漫畫節獲獎、被法國大巴黎區教育單位選為推薦好書,並榮獲巴黎書展「高中讀者文學獎」。二○一○年,她參與漫畫合輯《特別漫畫》(Special Comix)第三集,獲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另類漫畫獎」。
林莉菁在創作這本書時,感謝網路上許多有心的有機農業部落格,讓她有機會見識到故鄉農業之美,尤其是南投縣中寮鄉溪底遙學習農園與高雄縣美濃鎮的兩代米家,謹將此書獻給2008年底過世的溪底遙學習農園創辦人之一的廖學堂先生。
阿菁的圖文手記在「Ulysse 亂彈」:blog.roodo.com/lilou
序
序
作者的話
從一粒種子體驗接連的驚喜
會寫這本書,純然是因為我愛上了種菜。
從三年前開始,我租了一塊地,當起了假日農夫。
整地、除草是很費體力的事,但從埋下種子的那一刻起,心中便充滿了期待。芽破土而出,是驚喜的開始;幼苗在蛞蝓的侵蝕下成長茁壯,又是一項驚喜;花開了,結果了,更是驚喜連連。當蔬果上了餐桌,那股鮮美又豈是驚喜二字能形容呢?
我原以為這樣的驚喜,只存在於成人的休閒領域裡,後來才發現,許多英國的小學生和我有相同的體驗。
將校園變菜園,近幾年來在英國已蔚成風氣。這麼做既可讓孩子們參與和觀察蔬菜的生長過程,又能享受親自栽種和食用的樂趣。那是一種教學活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養成。有位老師說,為了讓孩子遠離垃圾食物,英國政府說得口乾舌燥,成效卻遠不如讓孩子拿起鏟子,親手挖出一顆馬鈴薯。
有位媽媽也說,當他的孩子開始參與種菜活動後,滿口的種植經,學習態度變得更積極。更令她吃驚的是,原本討厭吃蔬菜的他,竟然愛上了紅蘿蔔。原因很簡單,自己種的特別好吃。
我希望我們的孩子也有機會體驗親自種植的樂趣,就算不能,也可以透過這本書感受其中的喜悅。
在這本書中,我透過一顆神祕的種子,帶出南瓜妹的心情轉變。她是個道地的都市小孩,喜歡薯條、漢堡,缺乏勞動,又不願親近土壤。當她的家人在菜園裡耕種時,她總是坐在遠遠的樹蔭下,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直到瓜婆婆給了她一顆神祕的種子,她的態度慢慢改變了。
當神祕的種子下土後,她一直在期待著令人驚喜的事情發生,卻不知道自己正朝著令人驚喜的方向改變了。她從討厭勞動,到迫不及待想去菜園;從只喜歡速食到愛上蔬菜;從對種植毫無興趣,到懂得有機,和製作堆肥;從懶散到充滿朝氣。故事最後,她才明白自己一直期盼的,令人驚喜的事,竟然就是自己的轉變。
以「南瓜妹變漂亮了」,做為故事的結尾,乍讀之下有些通俗,卻可進一步討論「漂亮」的意義。愛吃蔬菜,所以變漂亮?如果僅限於這個層次,就小看了這本書的內涵了。
推薦文
一粒種子:改變了人的一生
學習成長是一連串改變的歷程:可以變得更漂亮,變得更懂事,變得更聰明,變得更寬闊,變得更高遠,變得更有自信,自信可以讓一個人擁有繼續學習,勇敢地走上人生旅途的力量。
本書主角南瓜妹,經過菜園耕種的經驗,造成生命中令人驚喜的改變——「變得更漂亮了」! 其實「漂亮」是表象,真正的漂亮是來自南瓜妹變得喜歡吃從前不吃的蔬菜瓜果,變得什麼東西都喜歡吃了,變得快樂了。快樂,才是真正讓一個人變得漂亮的關鍵。
我在農場工作,看到許多孩子因為種下一粒種子、一盆幼苗,看著種子的萌芽,幼苗的成長,開出美麗的花,結出香甜的瓜果,看著生命的成長和改變,過程中的期待、照顧和觀察,了解了泥土和生命的關係,體驗了種植和收穫的快樂,也因此成為改變生命的種子。
種植,讓孩子接近泥土,親近自然,感悟生命,是一種必要的體驗學習,他的收穫不僅僅是瓜果纍纍,而是生命成長的開花結果。
本文作者為退休校長、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曾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現任台灣創意遊學協會榮譽理事長。
作者的話
從一粒種子體驗接連的驚喜
會寫這本書,純然是因為我愛上了種菜。
從三年前開始,我租了一塊地,當起了假日農夫。
整地、除草是很費體力的事,但從埋下種子的那一刻起,心中便充滿了期待。芽破土而出,是驚喜的開始;幼苗在蛞蝓的侵蝕下成長茁壯,又是一項驚喜;花開了,結果了,更是驚喜連連。當蔬果上了餐桌,那股鮮美又豈是驚喜二字能形容呢?
我原以為這樣的驚喜,只存在於成人的休閒領域裡,後來才發現,許多英國的小學生和我有相同的體驗。
將校園變菜園,近幾年來在英國已蔚成風氣。這麼做既可讓孩子們參與和觀察蔬菜的生長過程,又能享受親自栽種和食用的樂趣。那是一種教學活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養成。有位老師說,為了讓孩子遠離垃圾食物,英國政府說得口乾舌燥,成效卻遠不如讓孩子拿起鏟子,親手挖出一顆馬鈴薯。
有位媽媽也說,當他的孩子開始參與種菜活動後,滿口的種植經,學習態度變得更積極。更令她吃驚的是,原本討厭吃蔬菜的他,竟然愛上了紅蘿蔔。原因很簡單,自己種的特別好吃。
我希望我們的孩子也有機會體驗親自種植的樂趣,就算不能,也可以透過這本書感受其中的喜悅。
在這本書中,我透過一顆神祕的種子,帶出南瓜妹的心情轉變。她是個道地的都市小孩,喜歡薯條、漢堡,缺乏勞動,又不願親近土壤。當她的家人在菜園裡耕種時,她總是坐在遠遠的樹蔭下,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直到瓜婆婆給了她一顆神祕的種子,她的態度慢慢改變了。
當神祕的種子下土後,她一直在期待著令人驚喜的事情發生,卻不知道自己正朝著令人驚喜的方向改變了。她從討厭勞動,到迫不及待想去菜園;從只喜歡速食到愛上蔬菜;從對種植毫無興趣,到懂得有機,和製作堆肥;從懶散到充滿朝氣。故事最後,她才明白自己一直期盼的,令人驚喜的事,竟然就是自己的轉變。
以「南瓜妹變漂亮了」,做為故事的結尾,乍讀之下有些通俗,卻可進一步討論「漂亮」的意義。愛吃蔬菜,所以變漂亮?如果僅限於這個層次,就小看了這本書的內涵了。
文/林滿秋
推薦文
一粒種子:改變了人的一生
學習成長是一連串改變的歷程:可以變得更漂亮,變得更懂事,變得更聰明,變得更寬闊,變得更高遠,變得更有自信,自信可以讓一個人擁有繼續學習,勇敢地走上人生旅途的力量。
本書主角南瓜妹,經過菜園耕種的經驗,造成生命中令人驚喜的改變——「變得更漂亮了」! 其實「漂亮」是表象,真正的漂亮是來自南瓜妹變得喜歡吃從前不吃的蔬菜瓜果,變得什麼東西都喜歡吃了,變得快樂了。快樂,才是真正讓一個人變得漂亮的關鍵。
我在農場工作,看到許多孩子因為種下一粒種子、一盆幼苗,看著種子的萌芽,幼苗的成長,開出美麗的花,結出香甜的瓜果,看著生命的成長和改變,過程中的期待、照顧和觀察,了解了泥土和生命的關係,體驗了種植和收穫的快樂,也因此成為改變生命的種子。
種植,讓孩子接近泥土,親近自然,感悟生命,是一種必要的體驗學習,他的收穫不僅僅是瓜果纍纍,而是生命成長的開花結果。
本文作者為退休校長、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曾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現任台灣創意遊學協會榮譽理事長。
文/陳木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