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舊宅日和‧心體驗:民宿、茶室、咖啡館,29個老屋新生的故事」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光影在洗石子地面映出雕花鐵窗倩影
  泛黃照片錯落懸掛刷白牆面


  咖啡館X茶室X飲食空間
  小酒館X民宿X藝文展場
  6大老屋改造主題
  29個老屋改造達人現身說法

  鵪鶉鹹派‧層層打開的歲月驚喜
  「我讓工人要一層一層仔細拆,因為不知道裡面的線路是什麼樣的。」一直拆到最裡面,看到原本的骨架結構,讓Claire 十分驚喜的是,老屋原本天花板上雕刻的線腳非常精美,這是過去的師傅在水泥上直接做出來的,是那個時期特有的工法。

  衛屋茶事‧關於茶的事都在這裡發生
  緣側上方是上嗚故意留出來的未加粉飾的老房子面貌,斑駁泛黃的泥牆,層次分明的屋架,讓來到這裡的人看到歷史的痕跡,有種新舊並存的時空交織感。

  小熊書房‧女兒在這裡長大
  書房主人是著名作家吳淡如,之所以將它命名為小熊書房是因為女兒叫小熊,而家裡書房裡隔出來一間就是育嬰室,「小熊在一歲時,就會爬那個書架,往上爬到最上面那個架子等我,所以她是在書房長大的,我也沒有算筆畫,也沒有問過任何人的意思,我就決定這間老房子叫這個名字。」

本書特色

  作者手繪製格局圖,全面了解老屋整體布置
  提供老屋改建步驟,改造費用透明公開
  改建Q&A,羅列案主的想法、改造時遇到的驚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蕾霰


  ‧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研究生
  ‧2010年在東海大學當交換學生
  ‧2012-2013年在中原大學當交換學生,著重於台灣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利用
 

目錄

01咖啡館 那些盛放在老房子裡的咖啡豆
二條通‧ 綠島小夜曲/ 留住光陰的日式小角落
小熊書房/ 女兒在這裡長大
老樣咖啡館/ 像老人與小孩的對話
檔案室咖啡館/ 躲在老糖廠裡的辦公室
寮國咖啡/ 小巷舊屋裡的老撾物語
窄門咖啡/ 兩間老街屋「擠」出的新風景
鹿角枝/ 最適宜讓老屋復活的方式
太古101/ 老鐵屋中的西洋風景

02茶室 最老的房子最安靜的茶
紫藤廬/ 任時代變遷的安寧之地
悲歡歲月人文茶館 / 老宅茶館裡的悲與歡
奉茶茶坊/ 請到家裡喝杯茶
衛屋茶事/ 關於茶的事都在這裡發生

03飲食空間 古宅裡的舊人情與新味道
青田七六/ 親近這美麗的日式屋舍
拾光机/ 讓你看到老房子的美
日和三一/ 老宅為創意料理加分
Wire 破屋/ 偏偏以破為名
鵪鶉鹹派/ 層層打開的歲月驚喜
1982 Life House / 致我1982 年的「家」

04民宿 有一種生活叫舊屋美學
陶紅舍六丁目/ 水湳洞的靜謐與安適
靜巷六弄/ 在極簡空間裡遇見自己
玉山旅社/ 舊屋重生的一個驚歎號
木子/ 和大地一樣有夢的舊空間
有方公寓/ 美好回憶的聯結點

05藝文展場 舊空間撞出新藝術
山城美館/ 和山城一樣純美樸實的藝文風景
THE WALL 賣捌所/ 邊懷舊邊欣賞不插電演出
兩倆/ 一邊藝術一邊生活
克朗德美術館/ 請到我家客廳欣賞藝術

06小酒館 這樣與老宅說晚安
太古百貨/ 在舊時空的錯覺中小酌
Kinks / 和搖滾一樣無拘無束
 



老房子,新感動


  關於舊建築改造這個主題,我感興趣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唸研究所期間也跟老師做了一些相關的項目。但其實在著手這件事之前,我對台灣老房子改造瞭解甚少,不過是在台灣中原大學學習的這段時間,讓我接觸到台灣文化資產保護方面的內容,而老房子保護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
  
  相比大陸,台灣的歷史並不長,要說「老」房子真的有多老其實也不一定,但我在採訪中卻看到台灣人對老房子的尊重,沒有強拆強遷,新舊建築可以和諧共存,從這個層面講,台灣人對老房子的態度是值得學習的。時間一去不復返,過往的痕跡也只存在於那個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中,就像有的建築工法被現代的技術取代,就真的沒辦法再獲得了,因為老房子就如同記憶的載體,讓人可以觸景生情,透過它看到過去美好的種種。
  
  從台北到台南,從台中到台東,台灣民間有很多對老房子保護與再利用的嘗試,正因為大部分老房子改造並非由官方主導,才有了不同的人對老房子的不同詮釋,發掘出老房子的各種可能性。不論是由成衣工廠改造而成的溫馨民宿,還是由昔日老家化身的藝術展覽空間,摩托車修理行整修而成的法式早餐店,或是日式房舍搖身一變成為的前衛酒吧,每一間老房子的背後都有著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每一次採訪都像聽故事般精彩。
  
  老房子的改造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可以修舊如舊,完全呈現舊時風華,也可以重新設計,加入新的元素,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不管這些老房子的主人懷抱著怎樣的出發點,他們極力保護老房子的心情讓人感動。老房子相較於新房子,使用上有更多的限制和困難,從一開始選擇老房子就注定了是一場「持久戰」,老房子有生命有情緒,如同人一樣多愁善感,會漏水也會長蟲,這些老房子的主人也會抱怨,也有無奈,但抱怨之後更多的是全心投入,在有限的條件之下,實現老房子的一次次蛻變。
  
  這本書算是替自己的台灣經歷留下的一份珍貴禮物,在此還要特別提到的是這些老房子的主人們,感謝他們讓我有機會透過文字和圖片,把老房子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arrow
arrow

    taita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