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推薦-草原之歌-心得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此為作者多年旅居海外的第四本散文集,共57篇,分3卷。卷一有36篇,皆為近年來在亞特蘭大僑居期間的所見所思。卷二有11篇,為十多年前未發表的舊文。卷三有10篇,為數次旅遊採摘和懷念媽媽的文章。在這快速變遷的科技時代,筆者寄望以清新的短文帶給塵忙的讀者細緻生活的喜悅、天賜豐厚的感恩、人性善良的溫暖,並感受到中華文字所體現的無窮美。
本書特色
以真摯的筆調
抒寫生活中所見所感
以草原般開闊的心境
卸去城市中的繁瑣
本書特色
以真摯的筆調
抒寫生活中所見所感
以草原般開闊的心境
卸去城市中的繁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藍晶
本名曾璧容,台北市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畢業。
來美多年,現僑居亞特蘭大。二○○○年八月獲喬州華文作協舉辦之「短篇散文」徵文比賽首獎。歷任亞城藝文社社長、北美華文作協喬州分會會長,現任亞城書香社社長。著有散文集《聽聽夜籟》、《春語》和《春風伴我行》,詩集《詩窗小語》。
藍晶
本名曾璧容,台北市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畢業。
來美多年,現僑居亞特蘭大。二○○○年八月獲喬州華文作協舉辦之「短篇散文」徵文比賽首獎。歷任亞城藝文社社長、北美華文作協喬州分會會長,現任亞城書香社社長。著有散文集《聽聽夜籟》、《春語》和《春風伴我行》,詩集《詩窗小語》。
目錄
自序 草原,觸動了我的心弦/藍晶
卷一 松窗心語
傾聽大地的心聲
優雅
優雅與學位
在那遙遠的地方
女狀元
寧靜
尋
彩色的信
從一齣歌劇談起
思考
我愛中文
星條旗下的自白
有女過節慶感恩
柔柔之慶──聆賞「建國百年主題曲」有感
欣讀──悅賞朱自清的〈春〉
水有情
洋節雜憶
浪漫
獨居的藝術
現代女性的智慧──讀吳淡如的書有感
知止
秋桂飄香
紫夢
細緻情懷
美麗與哀愁
羞澀
與袁中郎遊西湖
草原之歌
誠實的回報
選戰
那個沉默的人
那瓶來自寶島的……
都為了那玫瑰紅
閒情話竹
電話情緣
點滴洋餐緣
卷二 遠去的呢喃
凡所有相,皆是虛幻?
塵世偶拾
夏日碎語
夏日綴拾
濁世清流
物理老師
第一夫人的形象
綠
舊杯溫情
詩雨
鼓勵
卷三 旅遊採摘
輕安返鄉行
西岸紀遊
雙蕙潤我心──淺談台灣散文家廖玉蕙與陳幸蕙
善的舒暢
回味
媽媽的智慧──文賀媽媽九十嵩壽
當夕陽落山──衷悼媽媽往生
奔鄉
春寒抒情
台北浮掠
卷一 松窗心語
傾聽大地的心聲
優雅
優雅與學位
在那遙遠的地方
女狀元
寧靜
尋
彩色的信
從一齣歌劇談起
思考
我愛中文
星條旗下的自白
有女過節慶感恩
柔柔之慶──聆賞「建國百年主題曲」有感
欣讀──悅賞朱自清的〈春〉
水有情
洋節雜憶
浪漫
獨居的藝術
現代女性的智慧──讀吳淡如的書有感
知止
秋桂飄香
紫夢
細緻情懷
美麗與哀愁
羞澀
與袁中郎遊西湖
草原之歌
誠實的回報
選戰
那個沉默的人
那瓶來自寶島的……
都為了那玫瑰紅
閒情話竹
電話情緣
點滴洋餐緣
卷二 遠去的呢喃
凡所有相,皆是虛幻?
塵世偶拾
夏日碎語
夏日綴拾
濁世清流
物理老師
第一夫人的形象
綠
舊杯溫情
詩雨
鼓勵
卷三 旅遊採摘
輕安返鄉行
西岸紀遊
雙蕙潤我心──淺談台灣散文家廖玉蕙與陳幸蕙
善的舒暢
回味
媽媽的智慧──文賀媽媽九十嵩壽
當夕陽落山──衷悼媽媽往生
奔鄉
春寒抒情
台北浮掠
序
自序
草原,觸動了我的心弦
藍晶
今年二月間一個週末,如常在中文學校工作了一整天,晚上打開電腦查電子郵件,查到佛州弟婦送來部YouTube電影,好怪的片名,就叫《37》。多年來我不上影院,也不看任何新電影,這回想,試試看吧?也不一定要看完。真沒料到,一打開,那遼闊無涯的內蒙風光、都市來的講究外客與當地的天然純樸之強烈衝突對比、小孩兒的純真高揚歌聲,竟戲劇化地引著我一路看到完,仍覺意猶未盡,全日的工作疲勞好像都滌清了。接下來數天,又抽空反覆收看了多遍。相信不只是吸引到我,還不知吸引到多少塵勞重重的現代人。當我們已被科技層層綑綁、被污濁的空氣薰得窒息、通訊發達卻又彼此隔離的時候,怎不渴望回歸擁抱那大片天然草原的清涼、純善和樸實?我們多需要綠野的滋潤、善樸的回歸啊!洶湧的人潮、車潮,我們無法長久忍受喧囂。是以,我用描寫此片的一篇〈草原之歌〉來題這第四本散文集。
這集有三卷:卷一「松窗心語」為近三年來陸續刊登在《亞特蘭大新聞》的文稿,有三十六篇;卷二「遠去的呢喃」為一九九四年到二○○三年間先後發表於亞城各華報但未收入前三本散文集的舊文,有十一篇;卷三「旅遊採摘」為三次回台、一次去加州灣區的簡記,有十篇。末卷還包括紀念媽媽的文章,有賀壽、有悼念、有回思,還有一首回台奔喪的詩。我親愛的高齡的媽媽已於二○一三年台北時間三月九日清晨仙離。心中的哀痛都化為文字,接綴在旅遊中。且收拾起哀傷,再奮勇前進,這就是人生啊!
草原,觸動了我的心弦
藍晶
今年二月間一個週末,如常在中文學校工作了一整天,晚上打開電腦查電子郵件,查到佛州弟婦送來部YouTube電影,好怪的片名,就叫《37》。多年來我不上影院,也不看任何新電影,這回想,試試看吧?也不一定要看完。真沒料到,一打開,那遼闊無涯的內蒙風光、都市來的講究外客與當地的天然純樸之強烈衝突對比、小孩兒的純真高揚歌聲,竟戲劇化地引著我一路看到完,仍覺意猶未盡,全日的工作疲勞好像都滌清了。接下來數天,又抽空反覆收看了多遍。相信不只是吸引到我,還不知吸引到多少塵勞重重的現代人。當我們已被科技層層綑綁、被污濁的空氣薰得窒息、通訊發達卻又彼此隔離的時候,怎不渴望回歸擁抱那大片天然草原的清涼、純善和樸實?我們多需要綠野的滋潤、善樸的回歸啊!洶湧的人潮、車潮,我們無法長久忍受喧囂。是以,我用描寫此片的一篇〈草原之歌〉來題這第四本散文集。
這集有三卷:卷一「松窗心語」為近三年來陸續刊登在《亞特蘭大新聞》的文稿,有三十六篇;卷二「遠去的呢喃」為一九九四年到二○○三年間先後發表於亞城各華報但未收入前三本散文集的舊文,有十一篇;卷三「旅遊採摘」為三次回台、一次去加州灣區的簡記,有十篇。末卷還包括紀念媽媽的文章,有賀壽、有悼念、有回思,還有一首回台奔喪的詩。我親愛的高齡的媽媽已於二○一三年台北時間三月九日清晨仙離。心中的哀痛都化為文字,接綴在旅遊中。且收拾起哀傷,再奮勇前進,這就是人生啊!
二○一四年六月十八日 美國亞特蘭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