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書推薦-「他還年輕」書評」書評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台灣新詩的田園詩以吳晟為代表,他常年與泥土林木為伴,堅持躬耕生活,以樸素的詩風,鄉土的語言,深刻反映出台灣農村受到現代工商業衝激後的困頓和變貌,以及農民安守稼穑,對外來痛苦隱忍不語,怨而不怒的回應態度,情感真摯,寓意深遠。
吳晟自2000年《吳晟詩選1963-1999》後,久未結集詩作,本書為睽違十四年之長、二十一世紀以來的全新五十二首作品,自言「也許,最後一冊詩集」。《他還年輕》謹守一貫鄉土田園詩風格,或揉入投身社會、環保運動的濃烈情感,復感懷溫潤時光及人事流轉;一面是對不公義的字句鏗鏘,一面愈趨練達觀世。「寫台灣人、敘台灣事、繪台灣景、抒台灣情」,念茲在茲者,永遠環繞腳所踏的吾鄉土地,憂懷守護者,則寶島上無窮盡的暖與美。
吳晟:
「時代風潮滔滔奔流,資訊如排山倒海,快速淹沒每一世代『風騷』人物;詩名如過眼雲煙,我從不妄想自己的詩名可以流傳久遠,更不妄想揚名海外。終我此生,只求多為保護生態環境,實實在在盡些心力。如果台灣子弟,從我的詩篇中有些體會,更懂得尊重自然倫理,更懂得珍惜自己、珍惜萬物的生命價值,則是我奢侈的願望。我要特別感謝。」
吳晟自2000年《吳晟詩選1963-1999》後,久未結集詩作,本書為睽違十四年之長、二十一世紀以來的全新五十二首作品,自言「也許,最後一冊詩集」。《他還年輕》謹守一貫鄉土田園詩風格,或揉入投身社會、環保運動的濃烈情感,復感懷溫潤時光及人事流轉;一面是對不公義的字句鏗鏘,一面愈趨練達觀世。「寫台灣人、敘台灣事、繪台灣景、抒台灣情」,念茲在茲者,永遠環繞腳所踏的吾鄉土地,憂懷守護者,則寶島上無窮盡的暖與美。
吳晟:
「時代風潮滔滔奔流,資訊如排山倒海,快速淹沒每一世代『風騷』人物;詩名如過眼雲煙,我從不妄想自己的詩名可以流傳久遠,更不妄想揚名海外。終我此生,只求多為保護生態環境,實實在在盡些心力。如果台灣子弟,從我的詩篇中有些體會,更懂得尊重自然倫理,更懂得珍惜自己、珍惜萬物的生命價值,則是我奢侈的願望。我要特別感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晟
本名吳勝雄,台灣彰化人,一九四四年生,屏東農業專科學校畜牧科畢業;任教彰化溪洲國中生物科以迄退休,現專事耕讀。曾以詩人身分應邀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為訪問作家;出版有詩集《飄搖裏》、《吾鄉印象》、《向孩子說》、《吳晟詩選》,以及散文集《農婦》、《店仔頭》、《吳晟散文選》等多種。
吳晟
本名吳勝雄,台灣彰化人,一九四四年生,屏東農業專科學校畜牧科畢業;任教彰化溪洲國中生物科以迄退休,現專事耕讀。曾以詩人身分應邀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為訪問作家;出版有詩集《飄搖裏》、《吾鄉印象》、《向孩子說》、《吳晟詩選》,以及散文集《農婦》、《店仔頭》、《吳晟散文選》等多種。
目錄
卷一 他還年輕
一座大山
他還年輕
大鐵杉
陽光化身成燈塔 ─ 高雄旗後燈塔
南方驛站 ─ 高雄火車站
找尋定位 ─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日月湧泉 ─ 日月潭
旗後小教堂 ─ 追索馬雅各醫師
樹靈塔 ─ 阿里山上
相會,大橋上 ─ 西螺大橋通車六十年
青春沙灘 ─ 高雄旗津
卷二 晚年冥想(一)
告別式
生平報告
晚年
在鄉間老去
趁還有些微光
落葉
學習告別
不要責備他
火葬場
森林墓園
回到純淨 ─ 紀念橋橋
汽水 ─ 悼念母親
錯愕
送你兩棵樹 ─ 悼念洪醒夫
悼念文
卷三 晚年冥想(二)
春寒特別沁冷 ─ 寄瘂弦
夢中詩稿 ─ 夢見瘂弦新作
凝視死亡 ─ 回應吳易澄
再散步一些時
景平路 ─ 致陳映真
假汝之名
和平宣言 ─ 致楊建
卷四 親愛的家鄉
面對米勒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怪手開進稻田
煙囪王國
我心憂懷
親愛的家鄉
請站出來
無用的詩人 ─ 向太陽控訴、向天公控訴
土地從來不屬於
為了美 ─ 敬覆 席慕蓉
災禍,誰也躲不過
一起回來呀 ─ 為農鄉水田濕地復育計畫而作
卷五 四時歌詠
橡木桶
春氣始至
時,夏將至
菜瓜棚
客居‧家園
秋日祈禱
大雪無雪
也許,最後一冊詩集(後記)
編目
一座大山
他還年輕
大鐵杉
陽光化身成燈塔 ─ 高雄旗後燈塔
南方驛站 ─ 高雄火車站
找尋定位 ─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日月湧泉 ─ 日月潭
旗後小教堂 ─ 追索馬雅各醫師
樹靈塔 ─ 阿里山上
相會,大橋上 ─ 西螺大橋通車六十年
青春沙灘 ─ 高雄旗津
卷二 晚年冥想(一)
告別式
生平報告
晚年
在鄉間老去
趁還有些微光
落葉
學習告別
不要責備他
火葬場
森林墓園
回到純淨 ─ 紀念橋橋
汽水 ─ 悼念母親
錯愕
送你兩棵樹 ─ 悼念洪醒夫
悼念文
卷三 晚年冥想(二)
春寒特別沁冷 ─ 寄瘂弦
夢中詩稿 ─ 夢見瘂弦新作
凝視死亡 ─ 回應吳易澄
再散步一些時
景平路 ─ 致陳映真
假汝之名
和平宣言 ─ 致楊建
卷四 親愛的家鄉
面對米勒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怪手開進稻田
煙囪王國
我心憂懷
親愛的家鄉
請站出來
無用的詩人 ─ 向太陽控訴、向天公控訴
土地從來不屬於
為了美 ─ 敬覆 席慕蓉
災禍,誰也躲不過
一起回來呀 ─ 為農鄉水田濕地復育計畫而作
卷五 四時歌詠
橡木桶
春氣始至
時,夏將至
菜瓜棚
客居‧家園
秋日祈禱
大雪無雪
也許,最後一冊詩集(後記)
編目
序
後記
也許,最後一冊詩集(後記)
一
《他還年輕》這冊詩集,收錄我發表於二十一世紀(二○○一 ~ 二○一四)的所有詩作,五十二首。
我以往出版過的詩集,亂無章法,混來混去,未遵守新鮮貨品原則,真是惶恐,愧對重複購買的讀者。
一九六六年,我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飄搖裏》,薄薄八十頁,四十開本小冊子,因不滿意,未對外發行,在床底下堆積了一年多,長白蟻,乾脆悉數銷毀。一九七六年,楓城出版社為我出版《吾鄉印象》,因對當年那本小詩集,未能忘情,選了部分詩作,混進裡面;一九七八年,「遠景」出版的《泥土》,以「楓城」版《吾鄉印象》為底本,再混進〈向孩子說〉系列新作;一九八五年,洪範書店將《飄搖裏》、《吾鄉印象》、《泥土》所有詩作,再加進新作,依主題重新編篡,分成《飄搖裏》、《吾鄉印象》、《向孩子說》三冊出版。二○○○年,洪範書店原本要出版我的新詩集《再見吾鄉》,葉步榮先生覺得篇數太少、單薄了些,建議我從「洪範」版三冊詩集,挑選我自認較耐讀的作品,再加進《再見吾鄉》大部分新作,合成《吳晟詩選》出版。又是新舊作混雜。
因此,依實質內容精確說法,我只有四冊詩集,依次是《飄搖裏》、《吾鄉印象》、《向孩子說》、《再見吾鄉》。
《他還年輕》是我的第五冊詩集,全新的作品。
很可能,也是我最後一冊詩集。
我做此推斷、或者說預言,有三大因素。
其一,我寫作進度太緩慢。
我無意謙虛,更沒有必要自我貶抑,但我從年少學習寫詩,就很認分,自知「君非天才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充其量正如詩人周夢蝶所直言,是「清才型」,有才分,但清貧。
像我這樣詩才平平,只能依靠苦學。我保留至今,多冊戒嚴時期偷偷抄錄禁書的手抄本,每一頁字字句句都那麼端正、整齊、一絲不茍的乾淨,可以作證,我天生對文字多麼虔敬。幸而我具備鍥而不捨的專注、耐性、和豐沛生命熱情的特質,才能有些小成。
我創作每一系列組詩,從意念的萌發,經年累月醞釀、作札記,初稿成形成篇,一再琢磨,修訂完成定稿,至少都要歷時數年。
《他還年輕》收錄我十四年來所有詩作五十二首,平均每年不到四首。以這樣的進度,還要累積下一本足夠成書的分量,何其不容易。況且,人的體能、生命力,總有衰退的時候;何種年歲、什麼狀態下開始衰退,因人而異,總之,寫作最需要的想像力、創造力、持續力,必然會衰退。
二
其二,寫不好,就不要寫。
我的寫作歷程特別幸運,一直受到很多人愛護和協助。我有多篇詩作的來源,直接、間接得自許多人的啟示;不少詩句,或一字一詞,因有人指點、修改之後,更恰當、生動、有力。我將另寫一篇文章,就記憶所及,詳盡記述學詩以來,這些珍貴的一字之師、一句之師、靈感之師。
其中,付出最多心力成就我的二個人,一位是我太太莊芳華。
芳華是我屏東農專的學妹,在校時,我是校刊《南風》主編,她是助理編輯,但她課業比我優秀,知識能力強我甚多;她曾領過畜牧科第一名獎狀,而我一直徘徊在退學邊緣。並且,我出身農村家庭,我的叔伯整個家族,和文化涵養沾不上邊,也看不出任何藝術細胞的遺傳;芳華出身書香望族,雖然她父親家道中落,但她和兄姊一樣,承襲家風,具有音樂、美術等天分。我多少受到一些薰陶。
結婚嫁到農鄉,芳華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將所有才華,傾注在三位子女的教養;教書之餘,攬起大部分家務,還要分擔農事,備極辛勞,我才能安心教學、耕作,還可以偷空握一握文學的筆桿。
子女長大成人,芳華負擔減輕,但這時電腦興起十分普及,我自甘落伍不去學習,卻又貪圖科技之便,逐漸改變長年以來寫字像刻鋼板「雕琢」的習慣,文稿草率,交給芳華幫我打字之後再訂正,有時順便額外服務,幫我修改字句。有幾篇詩作的靈感,是我們一起出遊,沿路聊天、相互激盪而生。最典型的實例是,〈他還年輕〉這首詩,主要意象是芳華的創意,比喻台灣還是地質尚未穩定的年輕島嶼,需要我們去愛護、去疼惜;與我心戚戚焉,又吻合「我雖已老、他還年輕」的晚年心境,一代傳一代、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觀。我便佔為己用。
對芳華實在很不公平,我早就應該恢復青、壯年時期的「獨立創作」,不該再剝削她的才分。
另一位是我女兒吳音寧。
一九八○年,台灣還是威權體制戒嚴時期,美麗島事件剛發生不久,我應邀去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Workshop),為訪問作家,歷時四個月,和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大陸作家的交流,思想受到很大衝擊,回來之後,詩作少之又少,近乎停頓,創作轉而以散文為主。直到一九九○年代中期,新的組詩〈再見吾鄉〉才勉強構思而成系列詩作,但詩藝上總覺得不夠圓滿,很沒有信心。
當時音寧從法律系畢業,決定放棄煎熬了兩年的司法人員特考。正巧《台灣日報》「重回」民營,詩人路寒袖回台中報社主持副刊,音寧去應徵編輯被聘任。這是音寧非常重要的文學磨鍊機會。
那個階段我的詩作大部分投稿台日副刊,必定要通過音寧的審查,開始會給我一些意見,自然而然成為我的品管部門,而且審查標準越來越嚴格,時常被退稿,指出某些地方的缺失、要我修改。她最常講的話是:不行呀!寫得這樣爛,拿出去發表,會被人瞧不起,有損你的名聲。
最嚴重的時候,我曾經受傷到很長時日不開口說話,顯然嚇到她,趕緊放了一張紙條在我桌上:老爸,千萬別沮喪、別氣餒,我們吳家本來就是靠慢工出細活,不必急……。老爸加油。
我有兩首詩:〈寫詩的最大悲哀〉、〈我仍繼續寫詩〉,寫得很苦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熬鍊而成。
音寧不只提供我修改意見,有時會直接幫我潤飾,竟而逐漸養成我對她的依賴性。《他還年輕》這一冊我的晚年詩集,多處詩句其實是音寧的筆調。她的思維比我新穎、深刻,文字功力比我活潑得太多了。
但音寧確實很忙碌,為了實現農鄉願景,花很多時間和農民「交陪」搏感情、共同守護家園,處理鄉親各種陳情,要做的事永遠做不完,自己想寫的文章那麼多,只好擱下來,我卻每寫一首詩,就要求她「幫我看看」,還一再催她,有時被我催煩了,說出重話:寫不好,就不要寫,又不會怎樣。
她的意思是,自己沒本事寫出好詩,乾脆就停筆。
是呀!寫不好,就不要寫;寫了也不必急於發表,我必須如此自我要求,不該再煩音寧。
三
其三,在書桌與街頭之間擺盪。
我從年少學詩以來,至今,凡購買得到的中文詩刊、詩集(包括翻譯),很少錯過,並且認真閱讀,兼及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但我是單純的愛好者,喜歡直接沉浸在作品的欣賞,不太花心思探究什麼流派、分析什麼主義的理論。猶如詩人與詩人之間、詩社與詩社之間的是是非非,我也不太有興趣。反而更關注社會現實。
高中階段我曾在台北就讀三年,正是思想成長期,逛書店和書攤,遠比花在課業上的時間還要多。應該是性情加機緣吧,除了耽讀文學作品,同時接觸到不少政治評論、社會思想的書籍、雜誌,啟萌我背反威權體制教育的歷史觀、文化觀,激發出我追尋社會公義的強烈熱情。在我年少的習作中,「表現了一個有心用世的年輕人的壯志與苦惱」(張健:《飄搖裏》序)這一類作品,所佔分量不輕。
年輕不知禁忌,本性又率直,平時難免好發議論,惹來不少「調查」,幸而都有貴人相助,才有驚無險渡過。一九七○年代,台灣民主運動暗潮洶湧,到一九八○、九○年代風起雲湧,我不顧教師身分,和「黨外人士」有所交往,不由自主投身其中,為宣揚自由、民主、平等的基本信仰,無數個夜晚,一個村莊又一個村莊、一個鄉鎮又一個鄉鎮,慷慨激昂站台助講。
一輩子定居農村,我的生活向來簡樸、知足,沒有任何名位野心,純粹只是「有心用世」的社會懷抱。感謝文學,仿如真誠友人,一直緊密相伴,明鏡般隨時鑑照本心,才能拂去矇蔽是非的塵垢;才能適時拉住我,未捲進權力漩渦。
多年來我傾力支持過的從政人士,固然不乏始終如一、清廉自持;但我看過更多權力爭逐中,不知不覺陷進私心算計、戀棧功利、耽溺逸樂的泥沼,逐漸背離初衷、遠離公義。每每為人性如此容易墮落,難以抗拒世俗誘惑而唏噓而惋惜。
最沉痛的是,誰在「建設台灣」?我們耗去整個世代的改革熱情,去對抗專制獨裁,推動民主體制,卻放任開發主義思維,「自由」泛濫,無限膨脹,縱容財團結合大小官僚、地方政客,巧取豪奪,「拚經濟」成為全民最高共識,只要打出這個口號,堂而皇之,什麼都可以容許、必須容許,如果出面抗議,不只要面對龐大警力,往往會被扣上反商、反經濟、阻礙進步的罪名,加以撻伐,早期還會以環保流氓伺候,依法整肅。
我們這一世代,確實「創造」了富裕「奇蹟」,然而攤開來看、不容否認,所謂的「經濟成果」,是掠奪了多少自然資源、糟蹋了多少生態環境、死滅了多少河川、污染了多遼闊的土地和海岸……,換取而來?
龐大的財富,大都集中掌握在哪些人手中?誰懂得自我反省、而稍有愧疚之心,虧欠之意?
這些年來,我直接參與了幾件所謂的「開發案」的抗爭,簡稱環境保護運動,耐性閱讀一大冊一大冊厚厚的環評報告書,沉住氣「研究」來來往往公文、背景資料,最大心得是,怎麼敢編造這一大堆胡說瞎扯,深刻體會到「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在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後,不知隱藏多少利益結構不可公開、不可現身的魔鬼。
在環境保護運動中,我認識了更多為捍衛土地正義、為維護自然環境挺身而出、積極行動的熱情伙伴、年輕朋友,他們從來不是為爭取自身的任何利益。從他們身上,我更深理解,真正為信念無私奉獻的生命意義。
他們和那些喜歡談論虛無、存在、孤絕、流浪、漂泊、放逐、游離……的文藝圈人士,關心的事物、生活的態度截然不同。
我多麼喜歡自家樹蔭圍繞的庭院中,這一間寬敞安靜的書房;我多麼喜歡書房裡一張安靜的書桌旁,沉醉在詩、文學的閱讀。然而,我不敢說自己身無半畝、心憂天下,但世間確實有管不盡的不平事,不時攪動我的心境,支使我走出安靜的書房,介入俗事,走向紛擾的街頭。而俗事,尤其是抗爭運動,多麼傷神、多麼累人呀!
每個人的能力有限、體力有限,只能選擇自己最關切、能力所及的事,盡一點點力量。年歲有時而盡,不必忌諱,我的餘年也有限,我期許自己,致力維護自然環境,例如推廣護樹、種樹,特別是台灣原生樹木的生態觀念、樸素美學,盡量彌補我們這一代的集體罪業。
詩,表現所有的生命活動,可以興、觀、群、怨,當然也是社會參與的一種方式;無論多崇高的題材,畢竟要回歸詩的本質來檢視。在書桌與實際行動、直接參與之間;在詩藝琢磨與社會功能之間,我不斷在做調適,不斷自我淬鍊。
四
我一再強調台灣原生樹種,紅檜、扁柏、圓柏、台灣杉、大鐵杉、肖楠、櫸木、擦樹、毛柿、烏心石、十分普遍的樟樹……,乃是百萬年亞熱帶台灣島嶼,獨特的氣候、溫度、濕度、雨水、土壤孕育而生,分佈高山、中低海拔山脈、平原、海濱,哪一種不是多麼珍貴。
然而短短百年間,這許許多多台灣原生樹種,幾乎砍伐殆盡,繼之大量移入殖民國樹種、移入文化霸權樹種,又在浮誇的國際化滔滔風潮迷思下,移入一波又一波商業炒作、綁標設計,美其名為「園藝」的「昂貴」樹種。無論適宜性、功能性、未來性、樹型之美等等條件,我們自己的原生樹種,哪一樣不如?為什麼會被排擠到近乎絕跡?
任何物種都該尊重,我不該、也無意批評,然而每個地區,各有獨特自然環境孕育而生的「本土」特有種,不可取代,這是十分淺顯的生態知識,為何我們台灣社會,非但不知愛惜,反而莫名其妙的輕賤?
許多文化現象,不也是類似情況嗎?扎根腳下土地的台灣意識、在地情感,就像台灣原生樹種,在各種強勢文化衝擊下,不自覺地一再流失。
我常自述創作主張:「寫台灣人、敘台灣事、繪台灣景、抒台灣情」。事實上,應該說比較「偏重」更恰當。生命形態豐繁多樣,每位詩人的創作,不可能局限在某種題材,我的詩作當然不只局限在農村、鄉土,即使同樣題材,也會深入觸及普遍的人性情感。但我從不否認自己的偏狹,猶如我從不否認我們必須多了解、多關心廣闊世界。
而所謂世界,不是由一處一處在地所組成嗎?我始終相信,每一處在地,都是國際一分子。若是對於糟蹋身邊土地的行徑視而不見、默不吭聲,有什麼資格談什麼國際?在地與國際本來不該是對立的意涵,但所謂國際化論述,經常隱藏侵略的、壓迫的本質,以及作為疏離在地、看輕在地、扭曲在地的藉口。
時代風潮滔滔奔流,資訊如排山倒海,快速淹沒每一世代「風騷」人物;詩名如過眼雲煙,我從不妄想自己的詩名可以流傳久遠,更不妄想揚名海外。終我此生,只求多為保護生態環境,實實在在盡些心力。如果台灣子弟,從我的詩篇中有些體會,更懂得尊重自然倫理,更懂得珍惜自己、珍惜萬物的生命價值,則是我奢侈的願望。我要特別感謝。
這篇後記,原先設定的篇名,直截了當,就是:最後一冊詩集。「洪範」葉步榮先生期期以為不可,建議我加上:也許,保留希望。我明知希望渺茫,不敢違逆好意,仍然遵從。
也許,最後一冊詩集(後記)
一
《他還年輕》這冊詩集,收錄我發表於二十一世紀(二○○一 ~ 二○一四)的所有詩作,五十二首。
我以往出版過的詩集,亂無章法,混來混去,未遵守新鮮貨品原則,真是惶恐,愧對重複購買的讀者。
一九六六年,我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飄搖裏》,薄薄八十頁,四十開本小冊子,因不滿意,未對外發行,在床底下堆積了一年多,長白蟻,乾脆悉數銷毀。一九七六年,楓城出版社為我出版《吾鄉印象》,因對當年那本小詩集,未能忘情,選了部分詩作,混進裡面;一九七八年,「遠景」出版的《泥土》,以「楓城」版《吾鄉印象》為底本,再混進〈向孩子說〉系列新作;一九八五年,洪範書店將《飄搖裏》、《吾鄉印象》、《泥土》所有詩作,再加進新作,依主題重新編篡,分成《飄搖裏》、《吾鄉印象》、《向孩子說》三冊出版。二○○○年,洪範書店原本要出版我的新詩集《再見吾鄉》,葉步榮先生覺得篇數太少、單薄了些,建議我從「洪範」版三冊詩集,挑選我自認較耐讀的作品,再加進《再見吾鄉》大部分新作,合成《吳晟詩選》出版。又是新舊作混雜。
因此,依實質內容精確說法,我只有四冊詩集,依次是《飄搖裏》、《吾鄉印象》、《向孩子說》、《再見吾鄉》。
《他還年輕》是我的第五冊詩集,全新的作品。
很可能,也是我最後一冊詩集。
我做此推斷、或者說預言,有三大因素。
其一,我寫作進度太緩慢。
我無意謙虛,更沒有必要自我貶抑,但我從年少學習寫詩,就很認分,自知「君非天才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充其量正如詩人周夢蝶所直言,是「清才型」,有才分,但清貧。
像我這樣詩才平平,只能依靠苦學。我保留至今,多冊戒嚴時期偷偷抄錄禁書的手抄本,每一頁字字句句都那麼端正、整齊、一絲不茍的乾淨,可以作證,我天生對文字多麼虔敬。幸而我具備鍥而不捨的專注、耐性、和豐沛生命熱情的特質,才能有些小成。
我創作每一系列組詩,從意念的萌發,經年累月醞釀、作札記,初稿成形成篇,一再琢磨,修訂完成定稿,至少都要歷時數年。
《他還年輕》收錄我十四年來所有詩作五十二首,平均每年不到四首。以這樣的進度,還要累積下一本足夠成書的分量,何其不容易。況且,人的體能、生命力,總有衰退的時候;何種年歲、什麼狀態下開始衰退,因人而異,總之,寫作最需要的想像力、創造力、持續力,必然會衰退。
二
其二,寫不好,就不要寫。
我的寫作歷程特別幸運,一直受到很多人愛護和協助。我有多篇詩作的來源,直接、間接得自許多人的啟示;不少詩句,或一字一詞,因有人指點、修改之後,更恰當、生動、有力。我將另寫一篇文章,就記憶所及,詳盡記述學詩以來,這些珍貴的一字之師、一句之師、靈感之師。
其中,付出最多心力成就我的二個人,一位是我太太莊芳華。
芳華是我屏東農專的學妹,在校時,我是校刊《南風》主編,她是助理編輯,但她課業比我優秀,知識能力強我甚多;她曾領過畜牧科第一名獎狀,而我一直徘徊在退學邊緣。並且,我出身農村家庭,我的叔伯整個家族,和文化涵養沾不上邊,也看不出任何藝術細胞的遺傳;芳華出身書香望族,雖然她父親家道中落,但她和兄姊一樣,承襲家風,具有音樂、美術等天分。我多少受到一些薰陶。
結婚嫁到農鄉,芳華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將所有才華,傾注在三位子女的教養;教書之餘,攬起大部分家務,還要分擔農事,備極辛勞,我才能安心教學、耕作,還可以偷空握一握文學的筆桿。
子女長大成人,芳華負擔減輕,但這時電腦興起十分普及,我自甘落伍不去學習,卻又貪圖科技之便,逐漸改變長年以來寫字像刻鋼板「雕琢」的習慣,文稿草率,交給芳華幫我打字之後再訂正,有時順便額外服務,幫我修改字句。有幾篇詩作的靈感,是我們一起出遊,沿路聊天、相互激盪而生。最典型的實例是,〈他還年輕〉這首詩,主要意象是芳華的創意,比喻台灣還是地質尚未穩定的年輕島嶼,需要我們去愛護、去疼惜;與我心戚戚焉,又吻合「我雖已老、他還年輕」的晚年心境,一代傳一代、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觀。我便佔為己用。
對芳華實在很不公平,我早就應該恢復青、壯年時期的「獨立創作」,不該再剝削她的才分。
另一位是我女兒吳音寧。
一九八○年,台灣還是威權體制戒嚴時期,美麗島事件剛發生不久,我應邀去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Workshop),為訪問作家,歷時四個月,和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大陸作家的交流,思想受到很大衝擊,回來之後,詩作少之又少,近乎停頓,創作轉而以散文為主。直到一九九○年代中期,新的組詩〈再見吾鄉〉才勉強構思而成系列詩作,但詩藝上總覺得不夠圓滿,很沒有信心。
當時音寧從法律系畢業,決定放棄煎熬了兩年的司法人員特考。正巧《台灣日報》「重回」民營,詩人路寒袖回台中報社主持副刊,音寧去應徵編輯被聘任。這是音寧非常重要的文學磨鍊機會。
那個階段我的詩作大部分投稿台日副刊,必定要通過音寧的審查,開始會給我一些意見,自然而然成為我的品管部門,而且審查標準越來越嚴格,時常被退稿,指出某些地方的缺失、要我修改。她最常講的話是:不行呀!寫得這樣爛,拿出去發表,會被人瞧不起,有損你的名聲。
最嚴重的時候,我曾經受傷到很長時日不開口說話,顯然嚇到她,趕緊放了一張紙條在我桌上:老爸,千萬別沮喪、別氣餒,我們吳家本來就是靠慢工出細活,不必急……。老爸加油。
我有兩首詩:〈寫詩的最大悲哀〉、〈我仍繼續寫詩〉,寫得很苦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熬鍊而成。
音寧不只提供我修改意見,有時會直接幫我潤飾,竟而逐漸養成我對她的依賴性。《他還年輕》這一冊我的晚年詩集,多處詩句其實是音寧的筆調。她的思維比我新穎、深刻,文字功力比我活潑得太多了。
但音寧確實很忙碌,為了實現農鄉願景,花很多時間和農民「交陪」搏感情、共同守護家園,處理鄉親各種陳情,要做的事永遠做不完,自己想寫的文章那麼多,只好擱下來,我卻每寫一首詩,就要求她「幫我看看」,還一再催她,有時被我催煩了,說出重話:寫不好,就不要寫,又不會怎樣。
她的意思是,自己沒本事寫出好詩,乾脆就停筆。
是呀!寫不好,就不要寫;寫了也不必急於發表,我必須如此自我要求,不該再煩音寧。
三
其三,在書桌與街頭之間擺盪。
我從年少學詩以來,至今,凡購買得到的中文詩刊、詩集(包括翻譯),很少錯過,並且認真閱讀,兼及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但我是單純的愛好者,喜歡直接沉浸在作品的欣賞,不太花心思探究什麼流派、分析什麼主義的理論。猶如詩人與詩人之間、詩社與詩社之間的是是非非,我也不太有興趣。反而更關注社會現實。
高中階段我曾在台北就讀三年,正是思想成長期,逛書店和書攤,遠比花在課業上的時間還要多。應該是性情加機緣吧,除了耽讀文學作品,同時接觸到不少政治評論、社會思想的書籍、雜誌,啟萌我背反威權體制教育的歷史觀、文化觀,激發出我追尋社會公義的強烈熱情。在我年少的習作中,「表現了一個有心用世的年輕人的壯志與苦惱」(張健:《飄搖裏》序)這一類作品,所佔分量不輕。
年輕不知禁忌,本性又率直,平時難免好發議論,惹來不少「調查」,幸而都有貴人相助,才有驚無險渡過。一九七○年代,台灣民主運動暗潮洶湧,到一九八○、九○年代風起雲湧,我不顧教師身分,和「黨外人士」有所交往,不由自主投身其中,為宣揚自由、民主、平等的基本信仰,無數個夜晚,一個村莊又一個村莊、一個鄉鎮又一個鄉鎮,慷慨激昂站台助講。
一輩子定居農村,我的生活向來簡樸、知足,沒有任何名位野心,純粹只是「有心用世」的社會懷抱。感謝文學,仿如真誠友人,一直緊密相伴,明鏡般隨時鑑照本心,才能拂去矇蔽是非的塵垢;才能適時拉住我,未捲進權力漩渦。
多年來我傾力支持過的從政人士,固然不乏始終如一、清廉自持;但我看過更多權力爭逐中,不知不覺陷進私心算計、戀棧功利、耽溺逸樂的泥沼,逐漸背離初衷、遠離公義。每每為人性如此容易墮落,難以抗拒世俗誘惑而唏噓而惋惜。
最沉痛的是,誰在「建設台灣」?我們耗去整個世代的改革熱情,去對抗專制獨裁,推動民主體制,卻放任開發主義思維,「自由」泛濫,無限膨脹,縱容財團結合大小官僚、地方政客,巧取豪奪,「拚經濟」成為全民最高共識,只要打出這個口號,堂而皇之,什麼都可以容許、必須容許,如果出面抗議,不只要面對龐大警力,往往會被扣上反商、反經濟、阻礙進步的罪名,加以撻伐,早期還會以環保流氓伺候,依法整肅。
我們這一世代,確實「創造」了富裕「奇蹟」,然而攤開來看、不容否認,所謂的「經濟成果」,是掠奪了多少自然資源、糟蹋了多少生態環境、死滅了多少河川、污染了多遼闊的土地和海岸……,換取而來?
龐大的財富,大都集中掌握在哪些人手中?誰懂得自我反省、而稍有愧疚之心,虧欠之意?
這些年來,我直接參與了幾件所謂的「開發案」的抗爭,簡稱環境保護運動,耐性閱讀一大冊一大冊厚厚的環評報告書,沉住氣「研究」來來往往公文、背景資料,最大心得是,怎麼敢編造這一大堆胡說瞎扯,深刻體會到「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在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後,不知隱藏多少利益結構不可公開、不可現身的魔鬼。
在環境保護運動中,我認識了更多為捍衛土地正義、為維護自然環境挺身而出、積極行動的熱情伙伴、年輕朋友,他們從來不是為爭取自身的任何利益。從他們身上,我更深理解,真正為信念無私奉獻的生命意義。
他們和那些喜歡談論虛無、存在、孤絕、流浪、漂泊、放逐、游離……的文藝圈人士,關心的事物、生活的態度截然不同。
我多麼喜歡自家樹蔭圍繞的庭院中,這一間寬敞安靜的書房;我多麼喜歡書房裡一張安靜的書桌旁,沉醉在詩、文學的閱讀。然而,我不敢說自己身無半畝、心憂天下,但世間確實有管不盡的不平事,不時攪動我的心境,支使我走出安靜的書房,介入俗事,走向紛擾的街頭。而俗事,尤其是抗爭運動,多麼傷神、多麼累人呀!
每個人的能力有限、體力有限,只能選擇自己最關切、能力所及的事,盡一點點力量。年歲有時而盡,不必忌諱,我的餘年也有限,我期許自己,致力維護自然環境,例如推廣護樹、種樹,特別是台灣原生樹木的生態觀念、樸素美學,盡量彌補我們這一代的集體罪業。
詩,表現所有的生命活動,可以興、觀、群、怨,當然也是社會參與的一種方式;無論多崇高的題材,畢竟要回歸詩的本質來檢視。在書桌與實際行動、直接參與之間;在詩藝琢磨與社會功能之間,我不斷在做調適,不斷自我淬鍊。
四
我一再強調台灣原生樹種,紅檜、扁柏、圓柏、台灣杉、大鐵杉、肖楠、櫸木、擦樹、毛柿、烏心石、十分普遍的樟樹……,乃是百萬年亞熱帶台灣島嶼,獨特的氣候、溫度、濕度、雨水、土壤孕育而生,分佈高山、中低海拔山脈、平原、海濱,哪一種不是多麼珍貴。
然而短短百年間,這許許多多台灣原生樹種,幾乎砍伐殆盡,繼之大量移入殖民國樹種、移入文化霸權樹種,又在浮誇的國際化滔滔風潮迷思下,移入一波又一波商業炒作、綁標設計,美其名為「園藝」的「昂貴」樹種。無論適宜性、功能性、未來性、樹型之美等等條件,我們自己的原生樹種,哪一樣不如?為什麼會被排擠到近乎絕跡?
任何物種都該尊重,我不該、也無意批評,然而每個地區,各有獨特自然環境孕育而生的「本土」特有種,不可取代,這是十分淺顯的生態知識,為何我們台灣社會,非但不知愛惜,反而莫名其妙的輕賤?
許多文化現象,不也是類似情況嗎?扎根腳下土地的台灣意識、在地情感,就像台灣原生樹種,在各種強勢文化衝擊下,不自覺地一再流失。
我常自述創作主張:「寫台灣人、敘台灣事、繪台灣景、抒台灣情」。事實上,應該說比較「偏重」更恰當。生命形態豐繁多樣,每位詩人的創作,不可能局限在某種題材,我的詩作當然不只局限在農村、鄉土,即使同樣題材,也會深入觸及普遍的人性情感。但我從不否認自己的偏狹,猶如我從不否認我們必須多了解、多關心廣闊世界。
而所謂世界,不是由一處一處在地所組成嗎?我始終相信,每一處在地,都是國際一分子。若是對於糟蹋身邊土地的行徑視而不見、默不吭聲,有什麼資格談什麼國際?在地與國際本來不該是對立的意涵,但所謂國際化論述,經常隱藏侵略的、壓迫的本質,以及作為疏離在地、看輕在地、扭曲在地的藉口。
時代風潮滔滔奔流,資訊如排山倒海,快速淹沒每一世代「風騷」人物;詩名如過眼雲煙,我從不妄想自己的詩名可以流傳久遠,更不妄想揚名海外。終我此生,只求多為保護生態環境,實實在在盡些心力。如果台灣子弟,從我的詩篇中有些體會,更懂得尊重自然倫理,更懂得珍惜自己、珍惜萬物的生命價值,則是我奢侈的願望。我要特別感謝。
這篇後記,原先設定的篇名,直截了當,就是:最後一冊詩集。「洪範」葉步榮先生期期以為不可,建議我加上:也許,保留希望。我明知希望渺茫,不敢違逆好意,仍然遵從。
二○一四年九月八日定稿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