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書推薦-「荷蘭式快樂:做自己,不需要說對不起的人生觀」書評」書評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NEDERLANDS GELUK,荷蘭式的快樂
荷蘭一直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上最快樂國家」中名列前茅,
荷蘭人究竟笑口常開的原因是什麼?
荷蘭一直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上最快樂國家」中名列前茅,
荷蘭人究竟笑口常開的原因是什麼?
透過「荷蘭話」進入他們的社會、文化、生活及思維。
我發現在台灣從小到大信仰的那套價值系統,真的只是千萬種選擇之一。
我們都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絕對自由,我們隨時都可以從頭刻畫一個更美好的社會,過著更清醒、更誠實、更富有意義的生活。
鬱金香、風車、木拖鞋;豪達起士、海尼根啤酒;飛利浦、腳踏車、米菲兔;大麻、紅燈區、安樂死;東印度公司、紅毛城⋯⋯你對荷蘭的了解有多少?因為不如英法等國強勢文化輸出,我們對荷蘭的了解僅止於表象浮面。
NEDERLANDS GELUK,荷蘭式的快樂,在荷文裡,geluk除了快樂也代表運氣。荷蘭人深深瞭解,成敗有太多我們無法控制的因素,要個人承擔失敗的責任,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他們說,保持快樂的秘訣只有一個,就是隨遇而安──接受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熱情擁抱來到我們門前的一切。
從南部北布拉邦省的鄉間小鎮生活,到擁有178種國籍居民的阿姆斯特丹大城市,旅居荷蘭十年,異國生活的文化衝擊,讓作者陳宛萱重新檢視了「快樂「成功」跟「人生價值」的意義。誰說成為眾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才會快樂?在「最快樂」的荷蘭,她找到生存於這世界、以及與自己共處最舒服的方式,一種真正的「自由」。作者不過度美化異地生活,而是從各層面拆解荷蘭與荷蘭人,提供存在於地球另一頭的「現實」,給台灣人不同的人生價值選項。
「荷式禮貌」:不管多小的一件事,請、謝謝是不可少;但相對的,要荷蘭人開口道歉,可是比登天還難。
「樸實與狂歡」:他們一天只吃一餐熱食,飲食文化乏善可陳,但一年卻有上百場讓人可大肆狂飲啤酒的的慶典活動。
「度假有理」:夏季假期及度假津貼是必要,沒錢的荷蘭家庭,最時興在國內及鄰近國家進行露營車旅行。
「平等價值」:出於對體制的信心,中產階級甘願繳交高達五成的所得稅,讓弱勢族群也能得到良好照顧。
「愛情觀」:不說虛無飄渺的我「愛」你,而是雙向的我「抓住」你/你也「抓住」我。
「親子教養」:養兒不是為了防老,而是陪伴他們健康快樂長大,協助他們養成獨立思考及彈性思維。
「政治協商」:重實際的荷蘭人,不會容許自己被特定的意識型態綁架,他們關注的永遠是「解決之道」。
「簡潔設計」:深入生活各層面,它們很平實,不張揚,甚至不起眼,但卻讓人對生活滿意度大大提升。
「知足常樂」:不過度追求物質享受,而是重視家庭生活,與大自然相處,他們明白,沒有錢也可以過得快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宛萱
長居荷蘭卻痛恨啃馬鈴薯。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哲學研究所,荷蘭鹿特丹Erasmus大學文化經濟學碩士,曾獲大小若干文學獎項,散文、小說、報導散見大小若干文學與設計類雜誌報刊。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荷蘭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站特約記者。
陳宛萱
長居荷蘭卻痛恨啃馬鈴薯。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哲學研究所,荷蘭鹿特丹Erasmus大學文化經濟學碩士,曾獲大小若干文學獎項,散文、小說、報導散見大小若干文學與設計類雜誌報刊。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荷蘭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站特約記者。
目錄
前言:為什麼要說荷蘭話 Dat spreekt vanzelf (不言自明)
導論:(不負責)荷蘭簡史 Nederland vs. Holland (低地國與荷蘭)
Ch.1 荷蘭基本學
[001] 荷蘭式(不)禮貌 Dank u wel en alstublieft.(謝謝與不客氣)
[002] 記取與遺忘,荷蘭的民族記憶 Sorry, het spijt me, pardon (對不起)
[003] 河北河南:荷蘭的地域主義 Houdoe! Doei! Aju! Tot ziens! (再見!)
[004] 酒臭味裡的荷蘭節慶文化 Gefeliciteerd & Proost!(恭喜&乾杯!)
[005] 牽手與放手:荷蘭人的愛情觀 Ik houd van jou! (我愛你)
[006] 荷蘭不是我的菜──飯桌上的荷蘭 Smaken verschillen. (口味大不同)
Ch.2荷蘭好生活
[007] 如何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Voor het geluk geboren (生而快樂)
[008] 平庸就是福──荷蘭式的平等與開放的假象 Doe normaal. (正常一點吧)
[009] 荷蘭好女人 IJzeren tante en boerenmeid. (鐵娘子與小農姑)
[010] 荷蘭人的工作與休閒 Ik verveel me. (好無聊哦!)
[ 011] 荷蘭式民主與令人暴跳如雷的所謂「誠實」 Eerlijk zeggen. (有話直說)
Ch.3轉變中的荷蘭
[012] 消逝中的福利國──保險、醫療與養老金 Niets is zeker. (世事難料)
[013] 多元文化的幻覺 Ik versta jou niet! (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014] 惱人的荷蘭房事 Een huis met een gouden dak. (黃金屋頂的房子)
[015] 荷蘭生與死 Geniet van het leven(het duurt maar even)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016] 荷蘭人的金錢觀 Geld stinkt niet! (銅錢不臭)
Ch.4鏡子裡的荷蘭
[017] 荷蘭人愛藝術(?) Tussen kunst en kitsch 高檔藝術與庸俗裝飾
[018] 俗又有力的荷蘭通俗文化 Goede tijden, slechte tijden (我們一起度過的好壞時光)
[019] 荷蘭製造──米菲兔、方塊屋與荷蘭設計 Made in Holland
[020] 神聖、金錢與鬱金香 Bedankt voor de bloemen! (感謝贈花!)
[021] 該死的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ned! (該死的阿姆斯特丹!)
Ch.5背後的故事
[022] 紅毛鬼與糖的故事 Geen zee gaat hem te hoog. 白浪滔滔我不怕
[023] 碼頭工人、花生貨郎與黑手黨──華人在荷蘭 Hanky-panky Shanghai! (Hanky-panky上海)
[024] 妓女與大麻──開放與罪惡的弔詭 De Wallen en coffeeshop (紅燈區與大麻咖啡館)
[025] 荷蘭的民族節日──聖尼可拉斯節 Hij komt! Hij komt! Sinterklaas komt eraan! (聖尼可拉斯來啦!)
結論:我從荷蘭人身上學到的東西 Komt tijd, komt raad.(船到橋頭自然直)
後記:Geen aardappeleter(不吃馬鈴薯的人)
導論:(不負責)荷蘭簡史 Nederland vs. Holland (低地國與荷蘭)
Ch.1 荷蘭基本學
[001] 荷蘭式(不)禮貌 Dank u wel en alstublieft.(謝謝與不客氣)
[002] 記取與遺忘,荷蘭的民族記憶 Sorry, het spijt me, pardon (對不起)
[003] 河北河南:荷蘭的地域主義 Houdoe! Doei! Aju! Tot ziens! (再見!)
[004] 酒臭味裡的荷蘭節慶文化 Gefeliciteerd & Proost!(恭喜&乾杯!)
[005] 牽手與放手:荷蘭人的愛情觀 Ik houd van jou! (我愛你)
[006] 荷蘭不是我的菜──飯桌上的荷蘭 Smaken verschillen. (口味大不同)
Ch.2荷蘭好生活
[007] 如何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Voor het geluk geboren (生而快樂)
[008] 平庸就是福──荷蘭式的平等與開放的假象 Doe normaal. (正常一點吧)
[009] 荷蘭好女人 IJzeren tante en boerenmeid. (鐵娘子與小農姑)
[010] 荷蘭人的工作與休閒 Ik verveel me. (好無聊哦!)
[ 011] 荷蘭式民主與令人暴跳如雷的所謂「誠實」 Eerlijk zeggen. (有話直說)
Ch.3轉變中的荷蘭
[012] 消逝中的福利國──保險、醫療與養老金 Niets is zeker. (世事難料)
[013] 多元文化的幻覺 Ik versta jou niet! (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014] 惱人的荷蘭房事 Een huis met een gouden dak. (黃金屋頂的房子)
[015] 荷蘭生與死 Geniet van het leven(het duurt maar even)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016] 荷蘭人的金錢觀 Geld stinkt niet! (銅錢不臭)
Ch.4鏡子裡的荷蘭
[017] 荷蘭人愛藝術(?) Tussen kunst en kitsch 高檔藝術與庸俗裝飾
[018] 俗又有力的荷蘭通俗文化 Goede tijden, slechte tijden (我們一起度過的好壞時光)
[019] 荷蘭製造──米菲兔、方塊屋與荷蘭設計 Made in Holland
[020] 神聖、金錢與鬱金香 Bedankt voor de bloemen! (感謝贈花!)
[021] 該死的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ned! (該死的阿姆斯特丹!)
Ch.5背後的故事
[022] 紅毛鬼與糖的故事 Geen zee gaat hem te hoog. 白浪滔滔我不怕
[023] 碼頭工人、花生貨郎與黑手黨──華人在荷蘭 Hanky-panky Shanghai! (Hanky-panky上海)
[024] 妓女與大麻──開放與罪惡的弔詭 De Wallen en coffeeshop (紅燈區與大麻咖啡館)
[025] 荷蘭的民族節日──聖尼可拉斯節 Hij komt! Hij komt! Sinterklaas komt eraan! (聖尼可拉斯來啦!)
結論:我從荷蘭人身上學到的東西 Komt tijd, komt raad.(船到橋頭自然直)
後記:Geen aardappeleter(不吃馬鈴薯的人)
序
前言
為什麼要說荷蘭話 Datspreektvanzelf(不言自明)
荷蘭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這個歐陸北海岸的蕞爾小國,面積不過四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一千七百萬人,卻是世界第八大經濟體;比起GDP總值還不如義大利、西班牙,卻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之一,荷蘭兒童更是全球最快樂的孩子。他們快樂的秘密是什麼?是合法的大麻與性工業?(!)是極致的選擇自由,甚且包括決定死亡的權利?是價廉物美的鬱金香與豪達起士(Goudsekaas),還是暢銷全球的海尼根(Heineken)啤酒?是療癒派的雪白米菲兔(Miffy),還是照亮地球每個角落的飛利浦(Philips)燈泡?是風中冉冉悠轉的風車,還是一腳踩進泥濘裡也乾爽的木鞋?
荷蘭人快樂的理由,或許跟以上各種因素毫無關係,或許是它們的總和,然而當我們專注於找出所謂成功的要素,好像如此我們就可以「學習」、可以「複製」,卻忽略了他們特殊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方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事實是我們對荷蘭這個國家及其國民的瞭解,實在太過粗淺、太過浮面。相較於法國、美國與德國等在文化上佔有強勢地位,每年出產大量書籍、電影與音樂的國家,荷蘭在文化輸出的弱勢,顯然地讓這種深入的瞭解變得非常困難。台灣人眼中的荷蘭,要不過度地美化,要不就是受浮淺的東西方文化二元論影響,說荷蘭人(西方人)跟我們是多麼多南轅北轍,同時引入某種民粹色彩的泛道德論,如荷蘭人不如我們有人情味、不如我們「有道德」。
身為一個長居荷蘭的台灣人,「荷蘭」到底是什麼?對「我們」到底有什麼意義?一直是我不斷思考的問題。好吧,其實我才不會思考這麼嚴肅的問題呢!至少我不是「故意」思考這個問題的。是回答這個問題的需要,不斷地逼迫著我去探索、去瞭解這個國家,去瞭解我自己的心。是每一次人們聽到我住在荷蘭,隨後發出的驚嘆聲或不以為然聲,所帶給我的不適感、覺得需要解釋的衝動,讓我不斷質問自己的立場,推動著我向這個「家」所在的土地,伸出瞭解的觸手。我感到自我解釋的需要,我想要釐清我每天感受到的複雜情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渴望著從中找到力量,深入理解自己作為一個外國人、一個有色人種在這個國家裡每天遭遇的好與壞,美好與醜陋。我必須,我必須。
等等,我用了「家」這個字嗎?今年,我將與這個低地小國邁向第十個年頭。一個剛來時懷孕的朋友,現在孩子已經長得好大一個兒。我們的青春年少,就這樣物質化為一個古靈精怪、滿腦子怪想法的大男孩。那些要不然就會平白消逝的光陰、那些在炫麗或無謂如Farmville、CandyCrush中逸失的年歲,那些沒有被照片捕捉到、而記憶逐漸淡薄的吉光片羽,還好都被他抓住了埋到骨子裡頭充當養分,讓他像豔夏裡的橡樹放肆地抽長著。是同一種試圖實體化時光的渴望,讓我開始書寫這本書?
那為什麼要用「荷蘭話」來切入呢?這個全球只有二千八百萬人使用的小眾語言,有什麼值得我們花費時間瞭解?答案很簡單,因為不瞭解這個語言,你就無法真正瞭解荷蘭人。語言學家認為,語言深受文化與環境的影響;同時,語言也影響了人們思考的方式。一個深受大眾媒體喜愛的例子是愛斯基摩人關於雪的描述,起源自1911年語言與人類學家FranzBoas的名著《北美印地安語言手冊》(HandbookofAmericanIndianlanguages)。它讓人聯想到皚皚白雪中、一張臉裹在動物皮毛裡紅咚咚的愛斯基摩人,舉起手來讚嘆漫天飛雪,嘴裡嘟噥出上百個關於雪的華麗詞藻,這個例子從此不斷地出現在人類的文化集體想像裡。有的學者用「很多」這種比較模糊的字眼,紐約時報則宣稱是有「一百個」,有的學者則嗤之以鼻地說,以詞幹來說,其實愛斯基摩語關於雪的字眼並沒有比英文多。然而光以詞幹計算,那麼德語、荷文等日耳曼語字彙算起來也少得可憐,更別提有同一詞幹的字可能有數十種,意思也都不一樣,當然不可以算成同一個字。
由於愛斯基摩語是一種可以不斷在詞尾附加堆疊的語言,因此很難計算出一個精確的數目,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在雪地裡誕生的民族對雪的用語,無疑地多過他們對熱帶雨林可能會有的詞彙。而當一個民族有專用的字來說「落下的雪」「躺著的雪」「飄著的雪」⋯⋯他們對這些字眼所指涉的現象,自然也會比那些只有「雪」這個字的民族來得更敏感也更自覺。另一個也許更重要的面向是,這個故事讓我們看見,文化概念的構成往往深受想像力與機遇的影響,「愛斯基摩人的雪」本身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共通的文化現象,至今仍不斷地在媒體與大眾文化中被反覆複誦著。
我跟荷蘭話的邂逅,就是在這樣的幻想與誤解中開始的。來到荷蘭之前,當然我已經聽過很多荷蘭地名,那些美麗的、聽起來就充滿異國風情的城市名稱,光是講在嘴裡,用舌與齒品嚐,就覺得滋味非凡。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埃茵霍芬、烏特列支,或是台灣人到荷蘭旅行的必遊景點,羊角村、北海呢?光從名字來看,你怎麼知道鹿特丹跟「鹿」一點關係也沒有,「Rotterdam」顧名思義其實就是Rotte河上的水壩(dam),就跟Amsterdam是Amstel河上的水壩一般。不過羊角村(Giethoorn)倒真的跟羊角有關係,中世紀時在此建造第一間修道院的聖芳濟教會修士,撿到很多十二世紀大洪水時被沖這裡來的羊角,因此將之命名為「羊角村」。
第一年我還不會說荷語時,感覺就像在度假。到一個陌生國度聽著陌生語言的時候,在現實與想像中會有一個極大的空隙,形成一整塊柔軟的透明膠狀的氣囊般的東西,你可以透過它看到所有的存在,但總覺得不能夠真正地觸碰到事物本身。回想起來,那是科幻小說一般夢境裡的時光,也是我在荷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因為我並不真的瞭解這個國家,我用豐富的想像力與莫名其妙的樂天精神,信仰著萬事美好;每天我帶著歡快的冒險家精神,體驗新奇有趣的荷蘭人事物。每一個日子都是嶄新的,每一天我都以為看見了真正的荷蘭,後來我才明白,當時我遭遇的一切,不過是表面的皮毛罷了。
然後,我發現我必須接受所謂的「移民課程」(Inburgeringcursus)。所謂移民課程,其實就是荷蘭語課程,其中有極少部分的所謂社會指南(maatschappijoriëntatie)知識,亦即關於如何在荷蘭社會立足、互動、權利與義務的資訊。看似很有道理不是嗎?問題是經常荷蘭政府推動一套政策,卻欠缺周全的配套措施與準備,加上荷蘭地域主義明顯,每個省會、市政府各自為政,就出現對某些地方算得上德政,其他地方就跟充滿種族歧視的強制教育沒有兩樣。我被迫待了一整年的,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心寒的(反)移民課程。也因為如此,我對荷蘭與荷蘭話的印象開始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我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著他們,不能明白這個以開放與自由著稱的國家,居然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而隨著我逐漸熟悉這個語言,我開始聽得懂人們說的話,在我面前與背後,對著我說或(刻意)不對著我說。
我還記得荷語會話課的教材就叫做「Datspreektvanzelf」,意為「不言而喻、不言自明、當然如此」,從字面上來看,有一種「輕而易舉」含意,大抵是要說「開口說荷語很簡單哦」這樣的意思。對東方學生來說,總是會話課的壓力最大,尤其是荷文中有許多音是中文裡沒有的,雖然我先前學過德語,還是覺得很難掌握。曾經為了正確發出gehakt(絞肉)這個字,我一連複述了數百次,才好不容易抓到訣竅。我那時叫這個字為發音馬戲團,必須先往下壓出一個喉音ge(跟清除積痰的肌肉動作完全一致),然後往上拉提開口的ha,再立即彈舌發出t的尾音。我時常想,什麼樣的民族會發明這樣的語言?他們是不是像剛開始發現自己聲音的孩子,不斷嘗試做出不同的聲響,越複雜越有趣?還是因為他們時常感冒、喉嚨老是不舒服?也有可能他們貪戀震動喉嚨帶來的快感,因此把「ge-」這個字頭放在所有完成式動詞的前頭,一句話裡就要麻動喉頭好幾次?
但這麼多的努力,有沒有讓我覺得自己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呢?我必須說,語言本身並沒有拉近我與荷蘭人之間的距離。就算在荷蘭落地生根了,家門外,我總是隻身面對這個國家。就像很多外國人在這裡感受到的,我們似乎永遠也無法融入荷蘭社會裡。我們是永遠的異鄉人。不同的是,我現在是個會說荷蘭話的異鄉人。我可以用荷蘭話告訴他們我的感受、我的需求,我可以聽得懂他們非用自己的語言才表達得出來的情感。從這個時候開始,漫長的瞭解、定義、推翻、再重新理解的過程才真正展開。
如果你不懂荷蘭話,你就很難瞭解他們的愛情觀。他們說四個字的「ikhouvanjou」,而不是三個字的「我愛你」。對他們來說,愛是「保有」、是握住你的手,不是抽象的「愛」。如果你不懂荷蘭話,你也不會明白,在他們眼中「快樂」與「運氣」(geluk)是同一件事,你儘可以努力追求快樂,但終究你得明白,人生中諸多樂事仰賴運氣,並不是努力了就可以成功。一個在戰亂中誕生的人、一個出生後就陷於飢饉徘徊在死亡邊緣的孩子,有什麼機會可以談「追求快樂」?因此他們相信資源的重新分配,相信他人的貧窮是社會整體必須一起面對的課題;他們不譴責失敗者,不叫嚷著殺死那萬惡的兇手,因為在某個程度上,群體中的每個人都必須對此負責。「運氣」好壞是上天賦予,但「快樂」卻是我們攜手共建的人間天堂。
這也是為什麼,我深信唯有荷蘭話,才是瞭解荷蘭最適合的出發點。
這本小書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盡其可能地誠實。誠實,其實是荷蘭人教會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希望它讓讀者們看見一個有血有肉的國家,一個有歷史有過往的文化實體,瞭解荷蘭人真實的生活,以及他們為這生活方式付出的努力與代價,而不是不斷宣揚一個過度美化空洞的夢想國度,充其量不過是販賣人們對歐洲生活的憧憬罷了。它不是學術性的著作,裡頭使用的資料,有的來自官方出版物、網站與統計資料,有的是我這十年間閱讀過的書籍、文章與報導,有我採訪蒐集來的第一手訊息,有我與荷蘭朋友、家人的相處與對話,有我個人、周遭親友的親身經歷。
我必須感謝與我長期合作的荷蘭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站,給了我許多難能可貴的機會,去與各式各樣有趣的人對談;這個工作強迫我這個其實非常害羞的人,有了藉口走到世界裡去跟別人攀談、聊天。我因此有機會看到許多(外國/荷蘭)人看不到的面向,也讓我深信這本書應該具有若干的意義,提供了某些人們前所未知的新知識。這本書也是連載三年的《幼獅文藝》〈荷蘭話〉專欄之結晶,雖然大部分的章節都經過大幅度的修改、重寫,以符合書的結構規劃,其中也加入三分之一的全新文章。《幼獅文藝》的總編輯吳鈞堯先生在多前年拾獲前任編輯遺留下來的、我高中時代寄去的幾篇小文後,就不斷地鼓勵、鞭策我,多次給予我發表的機會。雖然因為我似乎實在太懶散了,稱不上有什麼文學成就,但此等難得的知遇之恩,我一直是感念在心頭的。
為什麼要說荷蘭話 Datspreektvanzelf(不言自明)
荷蘭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這個歐陸北海岸的蕞爾小國,面積不過四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一千七百萬人,卻是世界第八大經濟體;比起GDP總值還不如義大利、西班牙,卻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之一,荷蘭兒童更是全球最快樂的孩子。他們快樂的秘密是什麼?是合法的大麻與性工業?(!)是極致的選擇自由,甚且包括決定死亡的權利?是價廉物美的鬱金香與豪達起士(Goudsekaas),還是暢銷全球的海尼根(Heineken)啤酒?是療癒派的雪白米菲兔(Miffy),還是照亮地球每個角落的飛利浦(Philips)燈泡?是風中冉冉悠轉的風車,還是一腳踩進泥濘裡也乾爽的木鞋?
荷蘭人快樂的理由,或許跟以上各種因素毫無關係,或許是它們的總和,然而當我們專注於找出所謂成功的要素,好像如此我們就可以「學習」、可以「複製」,卻忽略了他們特殊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方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事實是我們對荷蘭這個國家及其國民的瞭解,實在太過粗淺、太過浮面。相較於法國、美國與德國等在文化上佔有強勢地位,每年出產大量書籍、電影與音樂的國家,荷蘭在文化輸出的弱勢,顯然地讓這種深入的瞭解變得非常困難。台灣人眼中的荷蘭,要不過度地美化,要不就是受浮淺的東西方文化二元論影響,說荷蘭人(西方人)跟我們是多麼多南轅北轍,同時引入某種民粹色彩的泛道德論,如荷蘭人不如我們有人情味、不如我們「有道德」。
身為一個長居荷蘭的台灣人,「荷蘭」到底是什麼?對「我們」到底有什麼意義?一直是我不斷思考的問題。好吧,其實我才不會思考這麼嚴肅的問題呢!至少我不是「故意」思考這個問題的。是回答這個問題的需要,不斷地逼迫著我去探索、去瞭解這個國家,去瞭解我自己的心。是每一次人們聽到我住在荷蘭,隨後發出的驚嘆聲或不以為然聲,所帶給我的不適感、覺得需要解釋的衝動,讓我不斷質問自己的立場,推動著我向這個「家」所在的土地,伸出瞭解的觸手。我感到自我解釋的需要,我想要釐清我每天感受到的複雜情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渴望著從中找到力量,深入理解自己作為一個外國人、一個有色人種在這個國家裡每天遭遇的好與壞,美好與醜陋。我必須,我必須。
等等,我用了「家」這個字嗎?今年,我將與這個低地小國邁向第十個年頭。一個剛來時懷孕的朋友,現在孩子已經長得好大一個兒。我們的青春年少,就這樣物質化為一個古靈精怪、滿腦子怪想法的大男孩。那些要不然就會平白消逝的光陰、那些在炫麗或無謂如Farmville、CandyCrush中逸失的年歲,那些沒有被照片捕捉到、而記憶逐漸淡薄的吉光片羽,還好都被他抓住了埋到骨子裡頭充當養分,讓他像豔夏裡的橡樹放肆地抽長著。是同一種試圖實體化時光的渴望,讓我開始書寫這本書?
那為什麼要用「荷蘭話」來切入呢?這個全球只有二千八百萬人使用的小眾語言,有什麼值得我們花費時間瞭解?答案很簡單,因為不瞭解這個語言,你就無法真正瞭解荷蘭人。語言學家認為,語言深受文化與環境的影響;同時,語言也影響了人們思考的方式。一個深受大眾媒體喜愛的例子是愛斯基摩人關於雪的描述,起源自1911年語言與人類學家FranzBoas的名著《北美印地安語言手冊》(HandbookofAmericanIndianlanguages)。它讓人聯想到皚皚白雪中、一張臉裹在動物皮毛裡紅咚咚的愛斯基摩人,舉起手來讚嘆漫天飛雪,嘴裡嘟噥出上百個關於雪的華麗詞藻,這個例子從此不斷地出現在人類的文化集體想像裡。有的學者用「很多」這種比較模糊的字眼,紐約時報則宣稱是有「一百個」,有的學者則嗤之以鼻地說,以詞幹來說,其實愛斯基摩語關於雪的字眼並沒有比英文多。然而光以詞幹計算,那麼德語、荷文等日耳曼語字彙算起來也少得可憐,更別提有同一詞幹的字可能有數十種,意思也都不一樣,當然不可以算成同一個字。
由於愛斯基摩語是一種可以不斷在詞尾附加堆疊的語言,因此很難計算出一個精確的數目,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在雪地裡誕生的民族對雪的用語,無疑地多過他們對熱帶雨林可能會有的詞彙。而當一個民族有專用的字來說「落下的雪」「躺著的雪」「飄著的雪」⋯⋯他們對這些字眼所指涉的現象,自然也會比那些只有「雪」這個字的民族來得更敏感也更自覺。另一個也許更重要的面向是,這個故事讓我們看見,文化概念的構成往往深受想像力與機遇的影響,「愛斯基摩人的雪」本身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共通的文化現象,至今仍不斷地在媒體與大眾文化中被反覆複誦著。
我跟荷蘭話的邂逅,就是在這樣的幻想與誤解中開始的。來到荷蘭之前,當然我已經聽過很多荷蘭地名,那些美麗的、聽起來就充滿異國風情的城市名稱,光是講在嘴裡,用舌與齒品嚐,就覺得滋味非凡。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埃茵霍芬、烏特列支,或是台灣人到荷蘭旅行的必遊景點,羊角村、北海呢?光從名字來看,你怎麼知道鹿特丹跟「鹿」一點關係也沒有,「Rotterdam」顧名思義其實就是Rotte河上的水壩(dam),就跟Amsterdam是Amstel河上的水壩一般。不過羊角村(Giethoorn)倒真的跟羊角有關係,中世紀時在此建造第一間修道院的聖芳濟教會修士,撿到很多十二世紀大洪水時被沖這裡來的羊角,因此將之命名為「羊角村」。
第一年我還不會說荷語時,感覺就像在度假。到一個陌生國度聽著陌生語言的時候,在現實與想像中會有一個極大的空隙,形成一整塊柔軟的透明膠狀的氣囊般的東西,你可以透過它看到所有的存在,但總覺得不能夠真正地觸碰到事物本身。回想起來,那是科幻小說一般夢境裡的時光,也是我在荷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因為我並不真的瞭解這個國家,我用豐富的想像力與莫名其妙的樂天精神,信仰著萬事美好;每天我帶著歡快的冒險家精神,體驗新奇有趣的荷蘭人事物。每一個日子都是嶄新的,每一天我都以為看見了真正的荷蘭,後來我才明白,當時我遭遇的一切,不過是表面的皮毛罷了。
然後,我發現我必須接受所謂的「移民課程」(Inburgeringcursus)。所謂移民課程,其實就是荷蘭語課程,其中有極少部分的所謂社會指南(maatschappijoriëntatie)知識,亦即關於如何在荷蘭社會立足、互動、權利與義務的資訊。看似很有道理不是嗎?問題是經常荷蘭政府推動一套政策,卻欠缺周全的配套措施與準備,加上荷蘭地域主義明顯,每個省會、市政府各自為政,就出現對某些地方算得上德政,其他地方就跟充滿種族歧視的強制教育沒有兩樣。我被迫待了一整年的,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心寒的(反)移民課程。也因為如此,我對荷蘭與荷蘭話的印象開始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我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著他們,不能明白這個以開放與自由著稱的國家,居然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而隨著我逐漸熟悉這個語言,我開始聽得懂人們說的話,在我面前與背後,對著我說或(刻意)不對著我說。
我還記得荷語會話課的教材就叫做「Datspreektvanzelf」,意為「不言而喻、不言自明、當然如此」,從字面上來看,有一種「輕而易舉」含意,大抵是要說「開口說荷語很簡單哦」這樣的意思。對東方學生來說,總是會話課的壓力最大,尤其是荷文中有許多音是中文裡沒有的,雖然我先前學過德語,還是覺得很難掌握。曾經為了正確發出gehakt(絞肉)這個字,我一連複述了數百次,才好不容易抓到訣竅。我那時叫這個字為發音馬戲團,必須先往下壓出一個喉音ge(跟清除積痰的肌肉動作完全一致),然後往上拉提開口的ha,再立即彈舌發出t的尾音。我時常想,什麼樣的民族會發明這樣的語言?他們是不是像剛開始發現自己聲音的孩子,不斷嘗試做出不同的聲響,越複雜越有趣?還是因為他們時常感冒、喉嚨老是不舒服?也有可能他們貪戀震動喉嚨帶來的快感,因此把「ge-」這個字頭放在所有完成式動詞的前頭,一句話裡就要麻動喉頭好幾次?
但這麼多的努力,有沒有讓我覺得自己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呢?我必須說,語言本身並沒有拉近我與荷蘭人之間的距離。就算在荷蘭落地生根了,家門外,我總是隻身面對這個國家。就像很多外國人在這裡感受到的,我們似乎永遠也無法融入荷蘭社會裡。我們是永遠的異鄉人。不同的是,我現在是個會說荷蘭話的異鄉人。我可以用荷蘭話告訴他們我的感受、我的需求,我可以聽得懂他們非用自己的語言才表達得出來的情感。從這個時候開始,漫長的瞭解、定義、推翻、再重新理解的過程才真正展開。
如果你不懂荷蘭話,你就很難瞭解他們的愛情觀。他們說四個字的「ikhouvanjou」,而不是三個字的「我愛你」。對他們來說,愛是「保有」、是握住你的手,不是抽象的「愛」。如果你不懂荷蘭話,你也不會明白,在他們眼中「快樂」與「運氣」(geluk)是同一件事,你儘可以努力追求快樂,但終究你得明白,人生中諸多樂事仰賴運氣,並不是努力了就可以成功。一個在戰亂中誕生的人、一個出生後就陷於飢饉徘徊在死亡邊緣的孩子,有什麼機會可以談「追求快樂」?因此他們相信資源的重新分配,相信他人的貧窮是社會整體必須一起面對的課題;他們不譴責失敗者,不叫嚷著殺死那萬惡的兇手,因為在某個程度上,群體中的每個人都必須對此負責。「運氣」好壞是上天賦予,但「快樂」卻是我們攜手共建的人間天堂。
這也是為什麼,我深信唯有荷蘭話,才是瞭解荷蘭最適合的出發點。
這本小書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盡其可能地誠實。誠實,其實是荷蘭人教會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希望它讓讀者們看見一個有血有肉的國家,一個有歷史有過往的文化實體,瞭解荷蘭人真實的生活,以及他們為這生活方式付出的努力與代價,而不是不斷宣揚一個過度美化空洞的夢想國度,充其量不過是販賣人們對歐洲生活的憧憬罷了。它不是學術性的著作,裡頭使用的資料,有的來自官方出版物、網站與統計資料,有的是我這十年間閱讀過的書籍、文章與報導,有我採訪蒐集來的第一手訊息,有我與荷蘭朋友、家人的相處與對話,有我個人、周遭親友的親身經歷。
我必須感謝與我長期合作的荷蘭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站,給了我許多難能可貴的機會,去與各式各樣有趣的人對談;這個工作強迫我這個其實非常害羞的人,有了藉口走到世界裡去跟別人攀談、聊天。我因此有機會看到許多(外國/荷蘭)人看不到的面向,也讓我深信這本書應該具有若干的意義,提供了某些人們前所未知的新知識。這本書也是連載三年的《幼獅文藝》〈荷蘭話〉專欄之結晶,雖然大部分的章節都經過大幅度的修改、重寫,以符合書的結構規劃,其中也加入三分之一的全新文章。《幼獅文藝》的總編輯吳鈞堯先生在多前年拾獲前任編輯遺留下來的、我高中時代寄去的幾篇小文後,就不斷地鼓勵、鞭策我,多次給予我發表的機會。雖然因為我似乎實在太懶散了,稱不上有什麼文學成就,但此等難得的知遇之恩,我一直是感念在心頭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