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騎在天使安排的道路上:一位傷心的大男孩,108天美國公路療癒之旅」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一位傷心的大男孩,108天美國公路療癒之旅
「Bike Across the U.S, In Memory of My Mom and Sister, 婷&琪」

  他,為紀念母親與姊姊,將自己放逐美國。
  他,一位單車新手,108天單騎橫越美洲東西岸。
  他,從高山到沙漠、酷暑到冰雹,遭遇最困難的處境、目睹最壯麗的風景、遇見最美好的人。

  他是張永威。
  一個將旅程獻給已故至親,走出傷痛、散發溫暖的大男孩。

  「你是為了什麼去旅行?」
  29歲的張永威,在兩年之內母親與姊姊接連離世,因而將自己放逐美國,以單車自助旅行的方式,展開一趟橫越美洲東西岸的療癒之旅。

  四個月,騎過數十個大小城鎮、七個國家公園。在89號公路脫水高燒,在34號公路被冰雹襲擊;穿越意外死亡率最高的莫哈維沙漠,騎上全美最壯闊的熊牙公路、黃石大峽谷。所有困難的背後都有天使美麗的安排,讓旅行的意義逐漸清晰,帶領他重新認識自己。

  書中另一個美好的風景,是人。熱愛物理學的女獄卒、擁有攝影棚的腳踏車店老闆娘、在馬戲團兼差的電信維修員……旅途中遇見不同職業、民族的人,因為一輩子可能只見一面,開始懂得珍惜每個當下;因為交流不同的生活,進而反省過去的人生。

  「你是為了什麼去旅行?」剛出發時在紐約的迷惘、慌張,抵達芝加哥後的勇敢、堅定,乃至於行經Des Moines意外入住Laura的家,永威終於明白,這一趟旅程,是化為天使的母親與姊姊,最後賜予的禮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永威


  1984年出生於台北萬華,是個性格開朗的B型天蠍座,也是個喜歡發呆,幻想到處去旅行的大男孩。國立中興化學研究所畢業。一歲時隨父母親搬到桃園龜山,並在當地念書,從國中開始,一直到2008年靜宜大學畢業前,都留著一顆閃亮發光的小光頭,於是大家都稱呼我小光。

  2011年,家中遭逢巨變,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小腦萎縮的母親在家中過世,隔年姊姊在上班路上因為車禍也相繼過世,短短的兩年之內去了最照顧我及最愛護我的母親和姊姊,面臨了人生最大的挫折和失落感,於是決心放下手中的一切出發,來一趟認識自我的單車旅行。著作《騎在天使安排的道路上》(太雅出版社)。
 

目錄

推薦序
編者序
前言

你為什麼要去旅行?
旅行三部曲、關於旅行和夢想、旅行中我領悟了一些事

一、失去
脫離了疾病的苦海
天塌下來的那一天

二、找自己
開始愛上小城鎮
工作與興趣的微妙關係
路上形形色色的民族
找到紀念她們的方式
美國人浪費成習嗎?
Hi!林肯
第一次就要上手
想要與需要
感恩
當一切有了意義之後─芝加哥

三、痛苦
旅途的起點─紐約
摔車
是感冒還是脫水
咪咪

四、特別的人
好久不見的朋友─紐華克
第一次當沙發客
兩個提姆─夏威夷老爸(1)
兩個提姆─夏威夷老爸(2)
兩個提姆—馬戲團老爸
兩輪騎士
物理教授的人生哲學
天使道路上的基督徒家庭

五、感動
冥冥中的安排
印地安小天使
救命小鎮Aladdin
天使降落的地方

六、快樂
黑山見總統
樂活在傑克遜
苦難前的度假天堂

七、美麗
第一座國家公園─惡地國家公園
蛻變成蝴蝶的旅程─拓荒者之旅
我上天堂了─熊牙公路
老天的一幅畫—黃石國家公園
害羞的少女─大蒂頓國家公園
66號公路的緣份
全美死亡率最高的沙漠
旅程最後的國家公園─約書亞樹國家公園

後記
旅程的終點─聖地亞哥
後記
 

作者序
  
你是為了什麼去旅行? 張永威
  
  這是在旅途中最常被問的問題,是夢想?是為了紀念?還是單純只為了好玩?
  
  出發前我告訴自己,「自己沒那麼偉大啦,可以在旅行中認識自己。」一開始單純只是為了放下一切散散心而出發的。
  
  我是一個很叛逆的小孩,大學時,為了逃避家中當時的生活困境,選擇了離開家鄉去別的縣市念書,回家的時間少了,陪家人的時間也變少了;隨著年齡和思想漸漸的成熟,我慢慢瞭解,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要開始回饋自己的家庭,於是我開始努力念書,努力找工作,直到我才剛踏入社會,卻在短短的兩年內,失去兩位最愛的親人:母親和姊姊。
  
  我才剛踏入社會,卻在短短兩年內,失去兩位最愛的親人:母親和姊姊
  
  母親是小腦萎縮的患者,這也意味著我也是最佳的基因帶原候選人,醫生告訴過我,也許我會發病,也許我不會,這讓我的未來充滿了困惑和無奈;母親從發病到離開我們,前前後後歷經十五年的光陰,她是一位慈母,總是在背後默默地支持我的每一個決定,包括當初我堅持要離開家這件事,也只有她,在背後替我背書;家裡曾經面臨過卡債風波,房子被拍賣,父親沒有了工作;家裡曾經被斷水斷電,過著天黑要點蠟燭的日子,全家的經濟重擔,都仰賴姐姊。她放棄了學業,早早出社會開始打工賺錢,負擔了我求學期間的生活費還有家庭的基本開銷,她曾經告訴過我:「你就專心念書,等你有工作後,再換你來養我們吧。」
  
  我最愛的親人,也是最愛我的人。
  
  終於,我成功拿到了碩士學位,也順利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正當我要準備回饋時,老天爺就無情的帶走她們了。在母親病逝後隔年,姊姊在一場車禍中離開了。
  
  沒有動力的我,開始找不到努力工作的意義何在
  
  此時,我的人生突然失去了重心,難道老天爺連讓我報恩的機會都不給嗎?
  
  信仰的喪失,讓人失去人生的方向,於是我開始有了「流浪」的念頭,也一步一步的將「出去流浪」這種瘋狂的想法,付諸於行動。
  
  沒有動力的我,開始找不到努力工作的意義何在,最後受不了這種失去自己,讓人生毫無意義的工作態度,我向公司請辭,離開了這份工作。
  
  於是我用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份旅行地圖
  
  美國這塊土地,一直是我從小就想去拜訪的國家,單純只因為小時候父親都會帶著全家坐在電視機前,放著跟一本書一樣大的錄影帶,一邊看電影,一邊替還不識字的我們翻譯成中文,對美國的印象就只有「很多漂亮的地方」而已。我看著美國地圖,隨便勾選了幾個想去看看的地方,再用筆一個點一個點的連起來,於是我用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份旅行地圖。
  
  最高只騎到石卓(1000m),最遠只騎過嘉義到台中(100km),不會補胎,不會調整煞車,不會調整變速器。
  
  對於沒有單車旅行經驗的我,身邊的親朋好友,十個有八個勸我放棄這個出走的想法,時而還會用美國殺人魔還有熊吃人、或是被狼群攻擊這種恐怖故事來嚇唬我。
  
  並沒有想的太多,反正,體力可以慢慢練,毅力可以慢慢磨,反正我的時間夠,就算用走的我也要走完,我只是想要用最單純的方式去外面的世界走走,至於被野生動物攻擊這件事,當時就沒有想這麼多了。
  
  腳踏車,可以比走路快,也可以比開車慢
  
  腳踏車,可以比走路快,也可以比開車慢,可以在任何只要想待的地方就輕鬆的停下來,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想要多看的景像;要瞭解一個城市,騎腳踏車是最好的工具,也是最省錢的方式,於是我選擇了用腳踏車去完成這趟旅程。
  
  出發後才發現,原來流浪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沒有目的的流浪,讓一開始的我就飽受了放棄回家的念頭;體能的負荷,天氣的挑戰,還有一個人的寂寞,摔車後的無助,都是折磨也是考驗;當時的我,常常在路上邊騎邊哭,除了覺得自己人生沒意義外,連這趟旅程都被我搞的沒意義了,那時,還真搞不懂為什麼要找這種罪給自己受?
  
  像自閉兒一樣跟著自己對話,希望照片中的我能告訴自己,為什麼要出發?
  
  有一天我看見一個石椅的椅背上刻著……
  
  我一直都不知道為什麼要出發,也不知道這趟旅程的意義何在,我只知道要一直騎一騎而已,絲毫不懂的欣賞旅途中的美好事物,所以才會萌生這麼多放棄的念頭吧;一個人旅行,最多的時候就是和自己獨處,我每天都看著自己身材的改變,像自閉兒一樣跟著自己對話,希望照片中的我能告訴自己,為什麼要出發?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石椅的椅背上刻著,「這張椅子是為了紀念某人而設立的」,經過某段公路,某個涼亭,某個小花園,都有著為了紀念某些人而存在的標語。我漸漸瞭解到,這趟旅程,原來是母親和姊姊留給我的最後禮物,也是陪著我成長的最後一段路。
  
  我開始以這段旅程紀念著我的母親和姊姊…
  
  我不再感到疲累,也不再感到寂寞。
  
  我開始以這段旅程紀念著我的母親和姊姊,每走過一段路,我都會在路旁留下紀念她們的標語,我找到了出發的理由,也找到了繼續完成旅行的動力,我不再感到疲累,也不再感到寂寞。
  
  姊姊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要回家鄉旁的鐵馬道開一間出租腳踏車店,出租腳踏車給那些喜歡騎車的朋友,這也成了我選擇騎腳踏車的原因。
  
  在Iowa州,我借宿在姊姊以前的同學家,她們原本約好要見面的那一周,剛好是車禍的那一周,難道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嗎?於是我才瞭解到,是姊姊安排了這趟旅行給我吧,讓我代替姊姊去見她讀書時期最要好的朋友,以完成當初約好的約定。
  
  我學會了慢慢去體會旅行帶給我的驚喜,還有遇見的人事物,我躲過了暴風雨的襲擊、躲過冰雹後的重感冒、傻傻的騎到差點脫水,遇見了許多幫助我的人、美國人怎麼享受生活、歐洲人怎麼享受旅行、從基督徒家庭中學到分享和珍惜、從印第安人身上體會到人性的善良、在他鄉遇見同胞的喜悅,幸運的我沒遇到過什麼大災大難,反而是體會到更多些溫馨的那一面。
  
  我一直堅信著,這趟旅程,她們都看得到,也一直陪著我騎到了終點
  
  抬頭看著星空,感恩這段旅程,原本走不出失去親人的痛,已經漸漸釋懷了,我一直堅信著,這趟旅程,她們都看得到,也一直陪著我騎到了終點。
  
  至今我仍然不相信我真的完成了,花了108天,靠著自己的雙腳,從大西洋騎到太平洋了,雖然我不是唯一騎腳踏車橫跨美國的人,但希望這本書,除了可以讓大家欣賞到旅途中美麗的風景和故事,也可以去感受我是如何學會面對我的人生,走出人生的黑暗面。  
arrow
arrow

    taita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