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赤柱囚徒:翟暖暉憶「六七暴動」」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1967年,香港發生「六七暴動」。當時三份外圍左派報刊曾因刊出一些新聞而遭受港英政府以檢控、查封及拘捕三報負責人作處分。本書作者因承印該等報刊,亦受到牽連,被判入獄,在赤柱監獄飽嚐了二年多的鐵窗生涯。因為際遇非常時期的敏感新聞內容,港英政府處以如此重罰,乃香港開埠以來前所未見,這當然是與當年「六七暴動」背後複雜的政治因素有關。

  作者受累身陷囹圄,家庭生活及事業迭遭打擊,然而他並不怨天尤人或心怯退縮,而是表現出同仇敵慨,大義凛然和無畏的氣慨。在受禁期間及出獄後的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作者筆耕不輟,留下有不少文字著述,如有關1924年省港大罷工的研究,「六七暴動」每日的詳細紀錄,法庭審訊、牢獄生涯的記述,讀書筆記以及獄中詞詩 (已出版,書名《勝似閒庭信步集》)等等。

  本書真實地紀錄了作者在入獄之後所遭受的非人遭遇,也從側面反映出當代香港歷史中這一重大事件相關的人與事,以及獨特的個人遭遇與心路歷程,委屬難得,極具史料價值,值得珍而重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翟暖暉


  1919年出生於廣東省番禺縣。鄉里師塾啟蒙,後就讀於廣東省立藝專及廣東大學。1947年移居香港,1949年在香港與錢靜嫻女士結婚,育有二女兒。翟暖暉曾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上世紀80年代曾出任兩届全國政協委員。翟暖暉一生大半的精力投放在出版文化事業上。他曾任職學文書店編輯、大光出版社董事,投資創辦南昌印務公司,華風書局、宏豐圖書公司,並出任上述三家公司總經理。上世紀70年代初創辦 《廣角鏡月刊》及《現代軍事月刊》,80年代初出任「香港書刊業商會」創會會長。1967年香港發生「反英抗暴」事件。港英政府以緊急法令查封三間外圍左報:《香港夜報》、《新午報》、《田豐日報》,並拘捕三報的督印人。翟暖暉以三報承印人身份受牽連,被判入獄三年。「六四」事件後,翟暖暉的人生觀與前有所改變,不時以自由主義文化人的姿態,撰述文章或親身參加了一些重大的社會活動。2013年1月,翟暖暉因病逝世於九龍法國醫院,終年94歲。
 

目錄

出版說明……3
作者簡介……8
代序:紀念父親和母親/翟惠洸……9

第一章 盛暑黑夜被捕
一、天氣變異  象兆不祥……28
二、深宵突擊  武裝圍捕……38
三、華警問話  老差赤膊……62
四、總部盤審  滿座高朋……88
五、雙手上銬  險被「招呼」……110
六、七號警署  差過如刮……118
七、無杯無水  生曬鰽白……134
八、拍照留念  手印遺恨……144
九、告票楔枕  控罪一籮……155
一○、夜涼難寐  思潮起伏……162
一一、被指「牙擦」  拳腳侍候……167
一二、遞解央署  四囚連扣……176
一三、青雞升堂  五犯受審……195

第二章 羈留中心候審
一、解域多利  剃髮易服……214
二、金髮監頭  大肆咆哮……223
三、開皇家飯  奉「胡二條」……231
四、領導搞錯  散仔孭鑊……242
五、囚牢酷熱  四怪叢談……255

第三章 法庭開審判罪
一、五野鬧堂  山驚海動……292
二、當仁不讓  抗議聲響……301
三、捱捶威懾  過庭驚嚇……307
四、五犯罰罪  九十九條……323
五、盤問空轉  劫數難逃……334
六、自辯抗罪  心繫故友……349
七、慷慨陳辭  無的放矢……356

第四章 赤蛀灣畔囚徒
一、灣水深何許  應向心深處……368
二、囚徒用品  滿載而歸……372
三、初會監頭  賓主盡禮……375
四、野夫從眾  跌入「四大」……378
五、三犯共囚  義結「大哥」……386
六、監房文化產品  文武袋、煙斗……395
七、十三刀犯  鐵漢柔情……402
八、義氣李江  有借有還……410
九、金銀貿易場  煙毒錢幣豬腸粉……417
一○、出期數處  喜逢難友……429
一一、權充裁縫  駕御「勝家」……438
一二、監頭巡場  台長通風……442
一三、巧打飛陀  物流活寶……450
一四、獄中文人  口水雅集……456
一五、赤柱過冬  衣單被薄……464
一六、囚犯大行動  抗議聲震天……469
一七、獄方報復鎮壓  魚佬血染監倉……479
一八、釘倉懲罰  積威約之漸……489
一九、弓形鐵牀  橫擔撐腰……494
二○、冷風作怪  寒冬難捱……499
二一、傷風感冒  倒灌「馬尿」……518
二二、督察「大快活」  點破凍由心……534
二三、「饑寒至身  不顧廉恥」……539
二四、遞解傳聞  眾説紛紜……544
二五、烏鴉炸醬麵  貓恭伴蕹菜……550
二六、春風日暖  開倉有期……559

第五章 獄中紀事
大姐探監……566
煙民……571
煙斗……578
吃煙的火種……581
「老野,行出來」……585
打人……587
枕頭……590
放風……592
散步……594
作詩……597
遇中難友……602

附錄:我的申訴……603
 

代序:紀念父親和母親(節錄)

翟惠洸


  去歲冬末,父親因心臓衰竭辭别人世,與十五年前先行離開的母親會合於天。不經不覺已到父親冥辰遇年,獨坐孤燈下,憶及父母的前塵往事,心潮起伏,遂寫下這篇思念文字,作為父親回憶錄的序文。

  我的父母生於政局動盪的民國初期,年輕時經歷抗戰流離飄泊之苦,目睹國土被蹂躏,同胞受侮辱之痛。二人於一九四七年相遇於香港的持恒函授學校,他們與同代的許多知識分子一樣,懷着真誠赤熱之心,期盼為建設一個和平自由的國家貢獻綿力。此後一生的工作和事業,多圍繞這個主題而展開。

  父母感情深厚,榮辱與共。到了晚年,父親更一改過去的火爆脾性,對母親尤為尊重和呵護。有一年母親不慎跌裂盤骨,須卧牀休養個多月,父親擔起斟茶遞水,甚至更換尿壺之職,以報母親悉心照料他大半生的恩情。閒時二老或相偕行山逛街,或一起學習英語,欣賞詩詞,愉快地度過了一段互相扶持的日子,直到母親辭世。

  母親出事當兒,我身在北美。那天晚飯後接香港急電,告知母親因突發性心肌梗塞被送往瑪麗醫院。我向父親表示將立即回港,他倒反過來安慰我不要焦慮。父親那異乎尋常的平靜,令我感到更加不安。我即收拾簡單的行裝,直奔機場,趕搭半夜飛港的航班,然而就在登機前一刻,母親終等不及這個遠在萬里之外的女兒,不辭而别了。

  次日返抵香港老家,甫出電梯,看到父親孤單的身影,正在家門外俯身拾報,我心酸極了,緊抱着他痛哭起來。怎料他對我大聲説道:不許這樣,不要哭。連幾名前來慰問的親友,亦遭到同樣的喝止。我當時想,這是人在備受突如其來的巨大打擊下一種不可理喻的失控表現吧。後來我逐漸明白,真悲無聲而哀。况且父親向來討厭靈堂庸俗的喧鬧,認為那是對逝者的不敬,他要求我們與他一起,以莊嚴高貴的方式向母親道別,不容雜音破壞寂靜肅穆的畫面。

  我留港期間,幾次陪伴父親到大嶼山梅窩,藉舊地重遊寄托對母親的哀思。我們每到一景點,一間餐廳,父親都詳細追述他與母親生前同遊的情景,彷彿要把昔日美好的時光像電影般一幕幕重現眼前。後來我讀到他懷念母親的日記,在那平實的文字褢,流着一股哀慟的深情。其中提到大半生因工作忙碌,難得與母親共敍時,他説:「一九九九年三月十六曰是我們金婚紀念日。我滿以為在這一天兩個人可以重温一下,而大姐卻於是年二月十一日突然辭世了,永别了!」

  如今父親也與我們永別了。

  逝者已矣。父親在世上活了九十三年,而且活出一個多姿多采的人生,頭腦保持清醒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一生應是無憾的了。父親喜讀莊子,思想豁達開闊,一早便决意不立墓碑。我與妹妹已按他的遣願,把他與母親的骨灰糅合在一起,撒在香港東龍島的海面,讓他倆無拘無束,暢游於碧波綠水之中,與萬物為一,舆天地共存。

  父親於五四運動爆發那年,在廣東省的農村出生,二十六嵗到香港生活,早已是個都巿人,卻未受花花世界所汚染,終生保持自然樸實的氣質。母親離開後,我們曾多次建議他裝修房子,都遭到拒絕。我環視父母的寢室,五十年來只有一件新傢具,那就是數年前父親罹患推骨塌陷,疼痛異常,我與妹妹買了一張可調校高低類似醫院用的牀,以置換他與母親結婚的木牀。寢室中的衣櫃、文件櫃,以及一個矮身五桶櫃,自我有記憶以來便知其存在了。這幾件傢具早已過時,式樣手工普通,並無保留價值,我本打算隨由别人撿拾,但讀到父親的回憶錄,得知他對這幾件古老傢具的感情,特別是那個五桶櫃,原来是母親出嫁時外祖母到灣仔訂造的;我不忍抛棄它們了,租了一個小货會讓它們暫時棲身。而與睡牀貼近的那張小型鋼書桌,拉抽櫃時已吱吱作響,父親把母親的骨灰瓶放在書桌上,日夜陪伴他在桌前閲讀寫作。

  父親有着茁壯頭強,堅挺不拔的生命力。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他都全情投入生活之中,不畏艱難,勇往直前。他生性聰敏,記憶力特强,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少時在鄉間入讀私塾必名列前茅,出城投考廣州巿立一中,二百多名上榜者排名十六,本是塊讀書的料子,無奈因戰亂多次被迫中斷學業。抗戰勝利後得國立中山大學錄取,但自省年歲已長,經濟拮据而放棄入讀,南下香港謀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社會科學 社會議題
    全站熱搜

    taita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