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書推薦-「酷玩人生:Die young or be wild」書評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20歲,只有150公分的女孩,一個人勇闖澳洲打工度假十五個月,深入了解當地的人民、文化、歷史、藝術與傳統。遇到困難時,我不逃避,而是想辦法解決。最後口袋空空的回家,卻擁有百萬也換不來的經歷,是全世界最棒的打工度假!
澳洲打工度假,是一生一次的旅行,每年有數以萬計的背包客踏上這裡,卻有一個女孩,獨自走過荒野、越過山河、滿身傷疤,只為了尋找被遺忘的角落。透過旅人的眼睛,以文字記錄他們的言語,以影像記錄他們的身影,從中捕捉靈魂的樣貌。
而那個女孩,還在路上……
特別推薦
旅行繪畫家 Belle(莊蕙如)
背包旅人 藍白拖
背包客棧站長 小眼睛先生
輔仁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劉紀雯老師
澳洲打工度假,是一生一次的旅行,每年有數以萬計的背包客踏上這裡,卻有一個女孩,獨自走過荒野、越過山河、滿身傷疤,只為了尋找被遺忘的角落。透過旅人的眼睛,以文字記錄他們的言語,以影像記錄他們的身影,從中捕捉靈魂的樣貌。
而那個女孩,還在路上……
特別推薦
旅行繪畫家 Belle(莊蕙如)
背包旅人 藍白拖
背包客棧站長 小眼睛先生
輔仁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劉紀雯老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艾(Ellen)
一個自幼生長在臺南老街的女孩。
性格古靈精怪,體內充滿叛逆的因子。
不用智慧型手機,總是手繪地圖旅行。
不走寂寞星球路線,喜歡去當地人的祕密基地。
目前就讀於輔大商學院。
熱愛研究數學與幾何圖形,平日喜歡創作音樂、設計發明和寫情慾詩。
在生活中流浪,無論是工作、課業或是旅行,都抱持著一路玩到掛的精神。
我不只玩世界,還要酷玩人生!
張艾(Ellen)
一個自幼生長在臺南老街的女孩。
性格古靈精怪,體內充滿叛逆的因子。
不用智慧型手機,總是手繪地圖旅行。
不走寂寞星球路線,喜歡去當地人的祕密基地。
目前就讀於輔大商學院。
熱愛研究數學與幾何圖形,平日喜歡創作音樂、設計發明和寫情慾詩。
在生活中流浪,無論是工作、課業或是旅行,都抱持著一路玩到掛的精神。
我不只玩世界,還要酷玩人生!
目錄
作者序 出走
Chapter 1 Wander 流浪
尋寶
草莓季節
薑汁啤酒
戰爭
迷魂記
夜行性動物
與陌生人有約
太陽劇團
偷渡
Chapter 2 Soul 靈魂
紙城市
屋頂寫歌的日子
驚魂記
結束還是開始?
伊斯蘭文化
潛進研究室
老房子,新室友
時光
獵人與來福槍
褓姆初體驗
守墓人
傳統婚禮
Chapter 3 Adventure 冒險
沙發衝浪
深夜廚房
足球狂熱
老舊市集
湯婆婆
國家公園種樹記
嬉皮屋
流浪者
詩人吟唱
逃離阿富汗
Chapter 4 Island 島嶼
山野迷途
陳年的酒杯灣
歷史教授的便車
湖畔泛舟
徒步環島
冬季的黑與白
享受,一個人
Chapter 5 Dream 夢想
大洋路風波
懸崖上的平靜
金剛芭比
企鵝島的信差
遊牧男孩
沙漠騎兵
Chapter 6 Tribe 部落
小鎮生活
曙光
營地趣事
生活雜記
工作坊紀實
叢林探險
Chapter 7 Road 路途
神祕的雨林木屋
長者聚會
岩石壁畫的遺跡
魔鬼巨蛋
紅土中心
地下屋
公路霸王
衝向海浪
燈塔
後記 敬,人生!
Chapter 1 Wander 流浪
尋寶
草莓季節
薑汁啤酒
戰爭
迷魂記
夜行性動物
與陌生人有約
太陽劇團
偷渡
Chapter 2 Soul 靈魂
紙城市
屋頂寫歌的日子
驚魂記
結束還是開始?
伊斯蘭文化
潛進研究室
老房子,新室友
時光
獵人與來福槍
褓姆初體驗
守墓人
傳統婚禮
Chapter 3 Adventure 冒險
沙發衝浪
深夜廚房
足球狂熱
老舊市集
湯婆婆
國家公園種樹記
嬉皮屋
流浪者
詩人吟唱
逃離阿富汗
Chapter 4 Island 島嶼
山野迷途
陳年的酒杯灣
歷史教授的便車
湖畔泛舟
徒步環島
冬季的黑與白
享受,一個人
Chapter 5 Dream 夢想
大洋路風波
懸崖上的平靜
金剛芭比
企鵝島的信差
遊牧男孩
沙漠騎兵
Chapter 6 Tribe 部落
小鎮生活
曙光
營地趣事
生活雜記
工作坊紀實
叢林探險
Chapter 7 Road 路途
神祕的雨林木屋
長者聚會
岩石壁畫的遺跡
魔鬼巨蛋
紅土中心
地下屋
公路霸王
衝向海浪
燈塔
後記 敬,人生!
序
推薦序
放開心胸,才能享受自由與多元
臺灣這一代的年輕人令人同情。在房價高漲、薪資低迷,一切卻又向「錢」看的同時:傳統產業外移、電子業西進,房地產成了投資工具。在這個艱難的環境中,當年輕人決定到海外打工度假,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時,卻又被媒體指稱是為了賺錢到海外當臺勞,或是浪費青春,回來難以找到工作……。
難道就不能脫除帶有成見的眼光,從「人」的角度來看待打工度假這件事情嗎?
這本書是張艾,一個年僅二十歲,仍在就讀大學的學生,休學一年到澳洲打工度假的心路歷程。書中以純淨的心靈看照著周遭所發生的一切。數十則小故事中,有些只是生活中極短暫的片刻,有些是新鮮體驗,有些是遭受刁難或被不平等的對待,當然也有溫馨、愉快的一面。
這些經歷豐富且多元,短短一年間能有這樣的體會,我不得不去想:是我們這個社會對升學至上、工作至上、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過於一致,讓年輕人難以自由選擇,才扼殺了他們的可能性嗎?但一趟海外的打工度假之旅,卻能為他們開了一扇窗。讓他們能見識到「更不一樣的世界」?自由與多元互為表裡。張艾的這本作品,相信能讓許多人以另一種眼光,去看待打工度假所能給予年輕人的滋養,與讓他們所得到的成長。
人生最珍貴的財富並不是金錢,也不是豐富的經歷,而是在這之後,一顆熱情,能與外界交流、同理的心。成年人想要重新找回的,正是年輕人所擁有的,且讓我們在調整心態的同時,也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與祝福吧!
背包客棧站長 小眼睛先生
推薦序
精采旅程的五大竅門
第一次碰到小艾,是她來輔大外語學院學生舉辦的 Exchange 365 來演講,分享她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當時我很佩服她以充沛的精力與勇氣,追尋夢想;毫不畏懼可能碰到的困難與危險。
由她回答觀眾的問題中,我也了解小艾之所以能夠化險為夷,旅程精采,是因為她一方面大膽地踏出第一步體驗未知的旅人生活,一方面也懂得隨時小心保護自己。
一年之後,閱讀了小艾的書,我更加確信她能夠充分體驗旅遊打工的人生,是有竅門的。
她的旅程精采,因為她不但能力強,遛狗、褓姆、街頭藝人、草莓園零工、大夜班廚房清潔員……等工作都能做也願意做,而且她堅守原則,碰到剝削勞工或自私小氣的雇主則絕不苟同,不惜辭職離去。她不但知道如何找合適便宜的青年旅館、作沙發客、打工換宿,還會適時選擇和澳洲當地人同住,以體驗當地文化。於是在她筆下,澳洲的城市、鄉鎮文化和大自然──由教堂墓地歷史、酒杯灣歷史,到婚禮、足球賽、二手市集、嬉皮文化、詩人酒吧和瑪莉亞島……等等,都有生動有趣的描述。
此外,小艾另一項體驗旅遊人生的訣竅在於,她觀察敏銳、隨緣結緣,並積極地投入人生的施與受中。
小艾懂得隨緣結緣。第一次在布里斯本尋寶,她錯過了參觀修道院的時間,可以「意外」地發現了河畔上的故事橋,並視之為布里斯本河上的皇冠。她透過評論「無題」的雕塑和雪梨大學學生喬琪結識,藉由一起創作、演唱音樂和加拿大的女孩貝絲結緣。老房子的派對狂歡之後,屋裡盡是癱倒在地的醉客,但她不以為意,只覺得「接下來的日子一定很有趣」,而且因為房東視她為家庭一份子而眼眶泛紅。難怪她每次有困難時,都好像有朋友伸出援手。即使這些援助不見得理想,她也能甘之如飴,隨遇而安。即使遭受惱人的種族歧視和勞工剝削,她也懂得藉由放下內心的憤怒,或拂袖而去來保持心靈的獨立。
小艾觀察細膩敏銳,因此旅程中俯拾之間都是學問。一般人認為坎培拉很無趣,她卻視這個規劃型都市為「紙城市」,欣賞它像是「料理包一樣。將全部的食材混在一起,只挑選重要的成分,將它下鍋煮,變成一盤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有些人對狩獵採熱愛或排斥的兩極看法,但小艾透過和南非白人狄恩慢跑,了解到獵人既重視生命又渴望射殺的矛盾心理。此外,小艾用背包客的視角,隨時捕捉暫忽的美景:目送著在遠方逐漸消失的瑪莉亞島,她看到夕陽「在雲霧中散開,好像灑上金粉似的,耀眼奪目」;在雪地與卡洛琳玩了雪球後,她也讓即將化為雪水的雪地鞋印永遠留在心中。
看到小艾描寫自己在垃圾中找食物時,我忍不住驚嘆,這是旅遊嗎?看到她積極加入種樹和原住民音樂節的志工工作時,我也不禁讚嘆,這真不是一般人的旅遊經驗啊。在手心向下與朝上,施與受之間,小艾不但有原則,樂於給予,而且了解其中的互動關係。因此,當她給予老伯伯一個「免費擁抱」時,她寫道:
我還記得抱住伯伯的時候,是一種橘色的暖色調。可是我分不清楚誰才是渴望的一方,是伯伯因為孤寂而需要擁抱呢?又或者我才是需要被心靈癒療的對象?
不知金剛芭比在學習砍樹時是什麼顏色?可以肯定的是她帶給讀者的是一個多彩多姿、咀嚼有味的人生體驗。
輔仁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劉紀雯老師
作者序
出走
那是一個和煦的下午,辦理休學後,我打了一通電話給媽媽:「嗨!我今年夏天要去澳洲打工度假,手續都辦好了,只是通知妳一聲。」不知道從哪年開始,我的任性就像脫韁的野馬,在這世界馳騁著。
十五年的學校生活,就像是生產線,上學、讀書、考試和作業,不斷地循環,一成不變。成績名列前茅、獲選為社團幹部、擔任行政助理、接任班代的職責、參加各種競賽。然後呢?我成為什麼樣的人?
人生不一定要照著規則走,現在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我決定給自己一個空檔年(gap year),去外面看世界。一個人的旅行,不做任何計畫,勇敢嗎?一點也不,但我願意踏出第一步;寂寞嗎?不會,因為旅途上總是會遇見另一個人。
離去之前,我遇到一位背包客,他對我說:「不用這麼趕,等到三十歲再做,也不遲。」我給了他一個微笑:「我跟你們不一樣。二十歲的夢想,為什麼要等到三十歲再來完成?」
他呆愣地站在原地,我卻邁著穩健的步伐,往前走去。人生是我的,我要為自己尋找任何可能性。也許最後的結果差強人意,但是當我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奮鬥時,至少過程中是笑著流淚的。
二十歲,出走。
放開心胸,才能享受自由與多元
臺灣這一代的年輕人令人同情。在房價高漲、薪資低迷,一切卻又向「錢」看的同時:傳統產業外移、電子業西進,房地產成了投資工具。在這個艱難的環境中,當年輕人決定到海外打工度假,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時,卻又被媒體指稱是為了賺錢到海外當臺勞,或是浪費青春,回來難以找到工作……。
難道就不能脫除帶有成見的眼光,從「人」的角度來看待打工度假這件事情嗎?
這本書是張艾,一個年僅二十歲,仍在就讀大學的學生,休學一年到澳洲打工度假的心路歷程。書中以純淨的心靈看照著周遭所發生的一切。數十則小故事中,有些只是生活中極短暫的片刻,有些是新鮮體驗,有些是遭受刁難或被不平等的對待,當然也有溫馨、愉快的一面。
這些經歷豐富且多元,短短一年間能有這樣的體會,我不得不去想:是我們這個社會對升學至上、工作至上、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過於一致,讓年輕人難以自由選擇,才扼殺了他們的可能性嗎?但一趟海外的打工度假之旅,卻能為他們開了一扇窗。讓他們能見識到「更不一樣的世界」?自由與多元互為表裡。張艾的這本作品,相信能讓許多人以另一種眼光,去看待打工度假所能給予年輕人的滋養,與讓他們所得到的成長。
人生最珍貴的財富並不是金錢,也不是豐富的經歷,而是在這之後,一顆熱情,能與外界交流、同理的心。成年人想要重新找回的,正是年輕人所擁有的,且讓我們在調整心態的同時,也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與祝福吧!
背包客棧站長 小眼睛先生
推薦序
精采旅程的五大竅門
第一次碰到小艾,是她來輔大外語學院學生舉辦的 Exchange 365 來演講,分享她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當時我很佩服她以充沛的精力與勇氣,追尋夢想;毫不畏懼可能碰到的困難與危險。
由她回答觀眾的問題中,我也了解小艾之所以能夠化險為夷,旅程精采,是因為她一方面大膽地踏出第一步體驗未知的旅人生活,一方面也懂得隨時小心保護自己。
一年之後,閱讀了小艾的書,我更加確信她能夠充分體驗旅遊打工的人生,是有竅門的。
她的旅程精采,因為她不但能力強,遛狗、褓姆、街頭藝人、草莓園零工、大夜班廚房清潔員……等工作都能做也願意做,而且她堅守原則,碰到剝削勞工或自私小氣的雇主則絕不苟同,不惜辭職離去。她不但知道如何找合適便宜的青年旅館、作沙發客、打工換宿,還會適時選擇和澳洲當地人同住,以體驗當地文化。於是在她筆下,澳洲的城市、鄉鎮文化和大自然──由教堂墓地歷史、酒杯灣歷史,到婚禮、足球賽、二手市集、嬉皮文化、詩人酒吧和瑪莉亞島……等等,都有生動有趣的描述。
此外,小艾另一項體驗旅遊人生的訣竅在於,她觀察敏銳、隨緣結緣,並積極地投入人生的施與受中。
小艾懂得隨緣結緣。第一次在布里斯本尋寶,她錯過了參觀修道院的時間,可以「意外」地發現了河畔上的故事橋,並視之為布里斯本河上的皇冠。她透過評論「無題」的雕塑和雪梨大學學生喬琪結識,藉由一起創作、演唱音樂和加拿大的女孩貝絲結緣。老房子的派對狂歡之後,屋裡盡是癱倒在地的醉客,但她不以為意,只覺得「接下來的日子一定很有趣」,而且因為房東視她為家庭一份子而眼眶泛紅。難怪她每次有困難時,都好像有朋友伸出援手。即使這些援助不見得理想,她也能甘之如飴,隨遇而安。即使遭受惱人的種族歧視和勞工剝削,她也懂得藉由放下內心的憤怒,或拂袖而去來保持心靈的獨立。
小艾觀察細膩敏銳,因此旅程中俯拾之間都是學問。一般人認為坎培拉很無趣,她卻視這個規劃型都市為「紙城市」,欣賞它像是「料理包一樣。將全部的食材混在一起,只挑選重要的成分,將它下鍋煮,變成一盤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有些人對狩獵採熱愛或排斥的兩極看法,但小艾透過和南非白人狄恩慢跑,了解到獵人既重視生命又渴望射殺的矛盾心理。此外,小艾用背包客的視角,隨時捕捉暫忽的美景:目送著在遠方逐漸消失的瑪莉亞島,她看到夕陽「在雲霧中散開,好像灑上金粉似的,耀眼奪目」;在雪地與卡洛琳玩了雪球後,她也讓即將化為雪水的雪地鞋印永遠留在心中。
看到小艾描寫自己在垃圾中找食物時,我忍不住驚嘆,這是旅遊嗎?看到她積極加入種樹和原住民音樂節的志工工作時,我也不禁讚嘆,這真不是一般人的旅遊經驗啊。在手心向下與朝上,施與受之間,小艾不但有原則,樂於給予,而且了解其中的互動關係。因此,當她給予老伯伯一個「免費擁抱」時,她寫道:
我還記得抱住伯伯的時候,是一種橘色的暖色調。可是我分不清楚誰才是渴望的一方,是伯伯因為孤寂而需要擁抱呢?又或者我才是需要被心靈癒療的對象?
不知金剛芭比在學習砍樹時是什麼顏色?可以肯定的是她帶給讀者的是一個多彩多姿、咀嚼有味的人生體驗。
輔仁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劉紀雯老師
作者序
出走
那是一個和煦的下午,辦理休學後,我打了一通電話給媽媽:「嗨!我今年夏天要去澳洲打工度假,手續都辦好了,只是通知妳一聲。」不知道從哪年開始,我的任性就像脫韁的野馬,在這世界馳騁著。
十五年的學校生活,就像是生產線,上學、讀書、考試和作業,不斷地循環,一成不變。成績名列前茅、獲選為社團幹部、擔任行政助理、接任班代的職責、參加各種競賽。然後呢?我成為什麼樣的人?
人生不一定要照著規則走,現在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我決定給自己一個空檔年(gap year),去外面看世界。一個人的旅行,不做任何計畫,勇敢嗎?一點也不,但我願意踏出第一步;寂寞嗎?不會,因為旅途上總是會遇見另一個人。
離去之前,我遇到一位背包客,他對我說:「不用這麼趕,等到三十歲再做,也不遲。」我給了他一個微笑:「我跟你們不一樣。二十歲的夢想,為什麼要等到三十歲再來完成?」
他呆愣地站在原地,我卻邁著穩健的步伐,往前走去。人生是我的,我要為自己尋找任何可能性。也許最後的結果差強人意,但是當我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奮鬥時,至少過程中是笑著流淚的。
二十歲,出走。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