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書推薦-「蔬醒」書評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生活的簡單是一種享受,心的簡單是一種自由,
心若要覺醒,把一切歸零,就從吃蔬食做起。
心若要覺醒,把一切歸零,就從吃蔬食做起。
農禪精神與故事、實用健康提醒,清心平和食觀,加上尋常好滋味,
「簡單、健康、環保、有味」,彷彿《金剛經》的開頭般。
日常飲食,就是一種禪修。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或許可藉由回歸到最簡單的飲食方式,來填補心靈的空缺處。本書作者鄧美玲,用深刻動人的散文筆調,融合聖嚴師父教法,從土地、記憶、滋味,以及「食物」與「食觀」出發,在每日三餐的單純蔬食料理中,提醒大眾選用當地、當季、天然食材,「感時應物」,找回陽光、風、土壤及水等大自然力量。光是如此,就足以在一口食物、一步行路之間找到清淨身心的妙法,為守護自己跟家園貢獻心力。
天然、純樸、富足的好滋味,用蔬食來轉動幸福:
「好好吃飯」
現在大家都怕胖,以為米飯吃多了容易發胖,事實上如果肉類吃太多,五穀類又吃得不夠,反而最容易發胖,因為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需要五榖幫忙催化。所以古早人每餐都要吃幾大碗飯,飯多菜少,體型精瘦,這才是健康的體型。
「閒來且喫茶」
中國人的東西裡面,茶、香、花、書法、武術、靜坐…,哪一樣不是教人面對自己、跟寂寞相處的好方法?甚至再高明些,連這些有形的「藝」都不用,行住坐臥、日用行藏都可以入於道,何須勞神費力,大老遠的跑去印度呢?
「陽光的滋味」
客家人最擅長將過剩的食材用醃漬、曝曬保存,我從小就看著村裡的婆婆媽媽隨著不同的季節,醃了一缸一缸的寶貝放在屋簷下隨時取用,也不怕風吹雨打。太陽好的時候,就攤開來曬。倉廩充實,田裡還有四時供應的瓜果菜蔬,所以我們也從來不感覺匱乏。
「食野之苹」
在乾淨、自然的環境下成長,沒有農藥、化肥、沒有人工添加、合成、再製的食物,例如全麥饅頭、糙米飯、五穀雜糧和水煮青菜等,採用正確的素食,不但可以減輕身體的壓力,獲得更多健康,也可以大幅度地減輕因為肉食者眾所帶來的環境壓力,並增加全球的食物供給量。
「一缽千家飯」
在廚房工作,對時間的掌控、工作次序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家庭主婦照顧三餐、維持家計所要用到的心思精力,絕不下於一國首相。可見下廚做菜絕非小道,所謂「大寮齋堂出祖師」,廚房裡也可以出聖賢,六祖慧能不就是廚下舂米的夥計!
「釀製熬醃」
現在大家都怕醃漬食物,醫師也諄諄告誡說多吃醃漬食物對健康不利。我倒認為,真有害的不是醃漬、高鹽分食物,而是心態。萬法為心造,我們的健康,也是經年累月的心念造就而成的……性格開朗、心境平和。我想,這才是健康長壽的祕訣吧!
「有機迴鄉」
年輕人願意從事農耕,糧食生產不會斷絕,人類才能繼續存活下去。可是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年輕人留在鄉村呢?……但至少,台灣這幾年陸陸續續冒出來許多有理念、有特色的有機耕作,以及放棄高薪、把高科技產業的知能注入農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了。
「都市農耕」
眼前這個時代,似乎真的已經從很深的內在,開始醞釀一種巨大的變革。如果要指出這個變革的方向,我真想說,那一定是人們將重新認識自然的力量,人們將徹底地從物質的、感官的享樂中「蔬醒」了。
名人推薦
高志尚(義美食品公司董事長)
李伸一(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祕書長)
施振榮(宏碁電腦創辦人)
陳武雄(前農委會主任委員)
劉君祖(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
張良維(氣機導引創建人、沉香鑑定專家)
葉樹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長)
吳映蓉(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
許悔之(有鹿文化總經理暨總編輯)
陽光推薦!
「一口氣讀完,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蔬食》的美味力量,在滿滿的喜悅中,更落實對地球、對生命的關懷。」——高志尚(義美食品公司董事長)
「輕囊方能致遠,淨心方能行久 。」這本書傳達了一種信念,那就是生活的簡單是一種享受,心的簡單是一種自由。讓我們把心回到原點,從吃蔬食做起。——李伸一(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祕書長)
打開書就享受到撲鼻的茶甘飯香,還有童年野趣。書中穿插了許多小故事,談蔬食談醫學,談美也談佛,不禁讓人起疑:作者這麼豐富的人生究竟用了多少生命去成就。「忙人時間最多」,其實聖嚴師父早給答案了。——陳武雄(前農委會主任委員)
談吃、談食材、談料理的出版品何其多,但真能融入聖嚴師父「生活禪」精髓的,就屬《蔬醒》!——葉樹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長)
這本書,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時代裡,分享「簡單、健康、環保、有味」的飲食態度與方式,像《金剛經》的開頭般,日常飲食,也是禪修。——許悔之(有鹿文化總經理暨總編輯)
目錄
【推薦序】老實、自然、關懷 ◎高志尚
【推薦序】用蔬食來轉動幸福 ◎李伸一
【推薦序】日常飲食是禪修◎ 許悔之
【自序】滿懷感恩,一言難盡
卷一 好好吃飯
卷二 閒來且喫茶
卷三 陽光的滋味
卷四 食野之苹
卷五 一缽千家飯
卷六 釀製熬醃
卷七 有機迴鄉
卷八 都市農耕
【推薦序】用蔬食來轉動幸福 ◎李伸一
【推薦序】日常飲食是禪修◎ 許悔之
【自序】滿懷感恩,一言難盡
卷一 好好吃飯
卷二 閒來且喫茶
卷三 陽光的滋味
卷四 食野之苹
卷五 一缽千家飯
卷六 釀製熬醃
卷七 有機迴鄉
卷八 都市農耕
序
推薦序
老實、自然、關懷
◎高志尚(義美食品公司董事長)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自二〇一三年起,推動六年深耕心六倫計畫;二○一四年推動生活倫理,在我的好友,基金會祕書長李伸一律師的引薦下,義美食品公司很榮幸能參與二〇一四年「推動生活倫理,推廣健康蔬食」的系列活動。
秉著「吃蔬食護地球」的理念,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編撰了《蔬醒》一書,書中分為「好好吃飯」、「閒來喫茶」、「陽光滋味」、「食野之苹」、「一缽千家飯」、「釀製熬醃」、「有機回鄉」、「都市農耕」八段章節;透過生活的體驗,用簡潔溫馨的文字,從每天三餐的單純蔬食料理中,提醒大眾選用當地、當季、天然的食材:感恩陽光、風、土壤及水等大自然力量,為天然純樸的蔬食加入健康營養的好滋味。
食品加工的目的,是為了豐富農產原料的風味,義美食品公司深刻體驗到「實在、自然」才是食品加工的基本理念,八十年來,秉持著「做餅是老實人的行業、良心的事業」的經營理念,盡量使用在地、當季的農產品作為原料,減少不必要的添加物,提供天然、實在、健康的好食品,回餽愛護義美食品公司的消費者。另一方面,力行「勤儉是家本、是國本、更是環保的根本」,友善地球環境,珍惜有限資源,也是義美食品公司時時盡力實踐的企業責任。
很高興有這個因緣,參與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二〇一四年「推動生活倫理,推廣健康蔬食」活動,更滿懷感恩的心,推薦《蔬醒》這本書,一口氣讀完,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蔬食」的美味力量,在滿滿的喜悅中,更落實對地球、對生命的關懷。
推薦序
用蔬食來轉動幸福
◎李伸一(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祕書長)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說過:「越是混亂的時代,越需要倫理。」聖嚴法師有感於全世界社會的失序,二○○五年於聯合國哈瑪紹講堂提出了「全球倫理」的呼籲,引發世人的廣大回響,二○○七年聖嚴法師在台灣正式啟動「心六倫」運動,希望社會大眾重視倫理,實踐倫理,並指定由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以下簡稱人基會)負責推動。「心六倫」包涵了家庭倫理、生活倫理、校園倫理、自然倫理、職場倫理和族群倫理,有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倫理關係,這應該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核心價值,也是拯救混亂時代的一帖良方。
人基會秉持聖嚴法師的理念,並且在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的領導下,以及全體同仁的努力下,以說、唱、演、寫等多元形式,積極推動「心六倫」運動到社會各個角落,這幾年也看到一定的成果,但是推動「心六倫」運動的道路還很長,我們要繼續努力。
人基會推動「心六倫」每年都會設定一個主軸,二○一四年即以「生活倫理」為主題年,希望透過出版書籍及其他文宣的方式,把生活環保的觀念傳遞給社會大眾,呼籲每一個人都能過簡樸、節約的生活。以食的方面來說,我們鼓勵大家多吃蔬食,用蔬食來轉動幸福,因為多攝取蔬食不僅有益健康,也能夠減少碳排放,為守護地球盡一分心力。
《蔬醒》一書的出版,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恩,感恩聖嚴法師留給我們珍貴的「心六倫」;感恩法鼓山果賢法師、果耀法師的大力協助;感恩作者鄧美玲師姐以動人的散文筆觸,書寫出蔬食的美好;感恩義美食品公司的贊助;感恩有鹿文化悔之師兄和煜幃師兄在編排和出版方面的費心;也感恩人基會幾位董事委員包括許薰瑩師姐、鄭玫玲師姐、鍾明秋師姐、陳瑞娟師姐和卓俐君師姐等人的參與和協助,這本書才得以順利出版。
「輕囊方能致遠,淨心方能行久。」這本書傳達了一種信念,那就是生活的簡單是一種享受,心的簡單是一種自由。讓我們把心回到原點,從吃蔬食做起。
推薦序
日常飲食是禪修
◎許悔之(有鹿文化總經理兼總編輯)
二〇一四年春杪,法鼓山人基會張麗君主任、卓俐君女士,依祕書長李伸一先生之付囑,帶了一些新朋友,包括鄭玫玲、許薰瑩、林妘潔諸位女士來到有鹿,談論一項寫作出版計劃,此項計劃乃義美食品贊助人基會相關活動之一環。
這項寫作計劃,有鹿欣然協力;因為不論是法鼓山或義美食品,都為社會所信任。
近幾年的各項食安風暴之中,其實浮現的是社會的「信任」危機,當GMP等各項標章形同虛設,不堪聞問的假貨、劣貨橫行,其實是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
所以,這個計劃,定調為聖嚴師父教法「心六倫」的延伸,延伸到「食物」與「食觀」的書寫與採訪;其中過程,人基會諸位女士齊心協力,發想而且構思,包括書名以及書的體勢。
爾後,人基會邀約了作家鄧美玲女士來主筆,鄧女士過往親炙於聖嚴師父,她筆下有神,就自己的知見撰寫,人基會諸女士與她多有討論,並協助安排多項訪問,是以此書,實是鄧女士的一本散文書寫,而融合了聖嚴師父教法、人基會諸位參予者的心力關懷。
書之完成,真心、樸實、殷重,是另一種農禪風光吧。
其中有法鼓山的精神與故事,有現代實用的健康態度,有清心平和的食觀,還有尋常食物的好滋味,包括心的滋味。
《金剛經》的開頭,是從日常生活開始的。佛陀肚子餓了,他著衣持鉢,走入舍衞城中乞食,還至本處,吃完了,收衣鉢,將赤足而行的雙腳洗乾淨,然後,安然而坐,開始了一次法會。
不知為何,讀《蔬醒》書稿的時候,我總是想起《金剛經》的開頭,想起自己參加法鼓山禪修營時所學: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動作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僅此一口食物、一步行路,別無他想。
所以這本書,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時代裡,分享「簡單、健康、環保、有味」的飲食態度與方式,像《金剛經》的開頭般,日常飲食,也是禪修。
每一份清淨食,都可以供養三世諸佛、十方眾生吧;心淨,則國土淨。
時已秋分,《蔬醒》即將付梓,讚歎作者鄧美玲女士與人基會、義美食品諸善因緣和合而成此書,載記如上;遂想到,每一個清淨的身心,每一位善男子善女人,都莊嚴了佛土。
自序
滿懷感恩,一言難盡
◎鄧美玲
我這幾年雖然筆耕不輟,但大抵都是隱姓埋名的「影子」,負責幫我的幾位老師整理、修潤課程講稿。時日久了,也十分享受這種工作的特質──像苦行僧一樣,在一個狹窄深邃的山洞裡,過著安靜、孤獨、簡單的生活。
《蔬醒》文稿初成,老友夏瑞紅答應幫忙幫這本書的部分篇章配照片,她看文稿之後回信說:「讀了大作,真佩服妳旁徵博引斐然成章……。」我回信說:「哈哈!逃不出妳的法眼,所謂『旁徵博引斐然成章』,說得直白,就是『真會扯』!」過去聖嚴師父看到我記錄隨行參訪大陸二十六個禪宗道場的《雲水吟──禪宗溯源之旅》,師父給我的評語,也包括了「想像力豐富」。我自己的反省則是,我的感受太纖細、念頭太多、想法太多,難怪身體這麼僵硬;因為每一個感受、念頭、想法都會牽動某些肌肉群,形成氣血凝滯。所以,長達十年左右包括《易經》、氣機導引和中醫課程的講稿修潤、整理工作,於我而言,其實是希望像敲木魚一樣,一叩一聲,慢慢地把我的妄念摒退,然後,讓想法和感受明顯減少,甚至能像一座動也不動的山,任他風生水起、雲湧雷動。
十年閉關,剛好,劉君祖老師的《詳解易經密碼》六大冊已經出版;張良維老師的氣機導引十八套功法,也完成了《引體篇》、《內臟篇》兩大系統共十二冊;原本答應JT老師幫忙做的八十萬字中醫課程講錄校正,因為整個計畫往後延,我就暫時有了一點時間空檔,這時候,張良維老師提醒我「要暫時離開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不然人會鈍掉。」於是,一件跟我熟悉的領域全無相關的事突然來到眼前,我必須屏氣凝神、全力以赴,然而,《蔬醒》的出版計畫,卻在此時插隊進來了。
我還清楚記得,法鼓山人文基金會以玫玲師姐為代表的遊說團,為了說服我接下這份工作,連已圓寂多年的聖嚴師父都被請了出來。我雖婉拒、力辭,想把這件工作轉給老友瑞紅,因她的心性、文字、生活,完全都在其中,我衷心認為她比我更適合寫這樣的一本書,就像當年我推薦她接續我擔任上善人文基金會執行長一職,「我的優點她都有,而我的缺點她一樣也無」,可是,沒來由的,連負責出版的許悔之也來幫腔。最後,我只得這麼想:一定是我對師父有愧,加上某些因緣在暗中牽引吧!
然而,隨著採訪、撰稿工作的開展,除了老朋友張弘陸先生,我還結識了許多精采的新朋友如劉麗飛老師、王群光醫師,以及李旭清、萬妙玲、賴秀珍、沈明逸、姚任祥,以及台北書院的兩位小茶人,而我原以為已漸漸要掩閉重門,斬斷諸緣的心,卻被他們對土地、社會、人間的熱情和專注重新點燃;年輕時候「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心,也再次撲騰撲騰地跳動了起來。我到此才明白,我這一生,大概就是「平生肝膽,因人常熱」的氣質稟性了,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忍不住擊節歎賞,甚至投身唱和。如今年歲漸老,壯心仍在,那就讓它在吧!因緣不可思議,苦樂悲歡、盛衰榮枯,都是人生好滋味,就像春天來了,花就開了;秋風乍起時,落葉滿地。
這本小書得到許多支持協助,甚至是「包容」。寫到這兒,忍不住想念聖嚴師父,他對我一直都很寬容,幾次囑咐我寫的書,最後都容許我任情任性、筆隨意走,沒完全遵照他老人家的意思。在他圓寂前幾個月,他讓祕書打電話給我,要我回山上去說說話。我因照料父親住院,分不開身,沒想一蹉跎,就錯過了。寫書過程中,幾次回到法鼓山,師父的身影無所不在,師父的耳提面命,也透過法鼓山的一草一木遞來了消息。
滿懷感恩,一言難盡,只有深深一拜。
老實、自然、關懷
◎高志尚(義美食品公司董事長)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自二〇一三年起,推動六年深耕心六倫計畫;二○一四年推動生活倫理,在我的好友,基金會祕書長李伸一律師的引薦下,義美食品公司很榮幸能參與二〇一四年「推動生活倫理,推廣健康蔬食」的系列活動。
秉著「吃蔬食護地球」的理念,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編撰了《蔬醒》一書,書中分為「好好吃飯」、「閒來喫茶」、「陽光滋味」、「食野之苹」、「一缽千家飯」、「釀製熬醃」、「有機回鄉」、「都市農耕」八段章節;透過生活的體驗,用簡潔溫馨的文字,從每天三餐的單純蔬食料理中,提醒大眾選用當地、當季、天然的食材:感恩陽光、風、土壤及水等大自然力量,為天然純樸的蔬食加入健康營養的好滋味。
食品加工的目的,是為了豐富農產原料的風味,義美食品公司深刻體驗到「實在、自然」才是食品加工的基本理念,八十年來,秉持著「做餅是老實人的行業、良心的事業」的經營理念,盡量使用在地、當季的農產品作為原料,減少不必要的添加物,提供天然、實在、健康的好食品,回餽愛護義美食品公司的消費者。另一方面,力行「勤儉是家本、是國本、更是環保的根本」,友善地球環境,珍惜有限資源,也是義美食品公司時時盡力實踐的企業責任。
很高興有這個因緣,參與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二〇一四年「推動生活倫理,推廣健康蔬食」活動,更滿懷感恩的心,推薦《蔬醒》這本書,一口氣讀完,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蔬食」的美味力量,在滿滿的喜悅中,更落實對地球、對生命的關懷。
推薦序
用蔬食來轉動幸福
◎李伸一(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祕書長)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說過:「越是混亂的時代,越需要倫理。」聖嚴法師有感於全世界社會的失序,二○○五年於聯合國哈瑪紹講堂提出了「全球倫理」的呼籲,引發世人的廣大回響,二○○七年聖嚴法師在台灣正式啟動「心六倫」運動,希望社會大眾重視倫理,實踐倫理,並指定由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以下簡稱人基會)負責推動。「心六倫」包涵了家庭倫理、生活倫理、校園倫理、自然倫理、職場倫理和族群倫理,有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倫理關係,這應該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核心價值,也是拯救混亂時代的一帖良方。
人基會秉持聖嚴法師的理念,並且在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的領導下,以及全體同仁的努力下,以說、唱、演、寫等多元形式,積極推動「心六倫」運動到社會各個角落,這幾年也看到一定的成果,但是推動「心六倫」運動的道路還很長,我們要繼續努力。
人基會推動「心六倫」每年都會設定一個主軸,二○一四年即以「生活倫理」為主題年,希望透過出版書籍及其他文宣的方式,把生活環保的觀念傳遞給社會大眾,呼籲每一個人都能過簡樸、節約的生活。以食的方面來說,我們鼓勵大家多吃蔬食,用蔬食來轉動幸福,因為多攝取蔬食不僅有益健康,也能夠減少碳排放,為守護地球盡一分心力。
《蔬醒》一書的出版,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恩,感恩聖嚴法師留給我們珍貴的「心六倫」;感恩法鼓山果賢法師、果耀法師的大力協助;感恩作者鄧美玲師姐以動人的散文筆觸,書寫出蔬食的美好;感恩義美食品公司的贊助;感恩有鹿文化悔之師兄和煜幃師兄在編排和出版方面的費心;也感恩人基會幾位董事委員包括許薰瑩師姐、鄭玫玲師姐、鍾明秋師姐、陳瑞娟師姐和卓俐君師姐等人的參與和協助,這本書才得以順利出版。
「輕囊方能致遠,淨心方能行久。」這本書傳達了一種信念,那就是生活的簡單是一種享受,心的簡單是一種自由。讓我們把心回到原點,從吃蔬食做起。
推薦序
日常飲食是禪修
◎許悔之(有鹿文化總經理兼總編輯)
二〇一四年春杪,法鼓山人基會張麗君主任、卓俐君女士,依祕書長李伸一先生之付囑,帶了一些新朋友,包括鄭玫玲、許薰瑩、林妘潔諸位女士來到有鹿,談論一項寫作出版計劃,此項計劃乃義美食品贊助人基會相關活動之一環。
這項寫作計劃,有鹿欣然協力;因為不論是法鼓山或義美食品,都為社會所信任。
近幾年的各項食安風暴之中,其實浮現的是社會的「信任」危機,當GMP等各項標章形同虛設,不堪聞問的假貨、劣貨橫行,其實是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
所以,這個計劃,定調為聖嚴師父教法「心六倫」的延伸,延伸到「食物」與「食觀」的書寫與採訪;其中過程,人基會諸位女士齊心協力,發想而且構思,包括書名以及書的體勢。
爾後,人基會邀約了作家鄧美玲女士來主筆,鄧女士過往親炙於聖嚴師父,她筆下有神,就自己的知見撰寫,人基會諸女士與她多有討論,並協助安排多項訪問,是以此書,實是鄧女士的一本散文書寫,而融合了聖嚴師父教法、人基會諸位參予者的心力關懷。
書之完成,真心、樸實、殷重,是另一種農禪風光吧。
其中有法鼓山的精神與故事,有現代實用的健康態度,有清心平和的食觀,還有尋常食物的好滋味,包括心的滋味。
《金剛經》的開頭,是從日常生活開始的。佛陀肚子餓了,他著衣持鉢,走入舍衞城中乞食,還至本處,吃完了,收衣鉢,將赤足而行的雙腳洗乾淨,然後,安然而坐,開始了一次法會。
不知為何,讀《蔬醒》書稿的時候,我總是想起《金剛經》的開頭,想起自己參加法鼓山禪修營時所學: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動作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僅此一口食物、一步行路,別無他想。
所以這本書,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時代裡,分享「簡單、健康、環保、有味」的飲食態度與方式,像《金剛經》的開頭般,日常飲食,也是禪修。
每一份清淨食,都可以供養三世諸佛、十方眾生吧;心淨,則國土淨。
時已秋分,《蔬醒》即將付梓,讚歎作者鄧美玲女士與人基會、義美食品諸善因緣和合而成此書,載記如上;遂想到,每一個清淨的身心,每一位善男子善女人,都莊嚴了佛土。
自序
滿懷感恩,一言難盡
◎鄧美玲
我這幾年雖然筆耕不輟,但大抵都是隱姓埋名的「影子」,負責幫我的幾位老師整理、修潤課程講稿。時日久了,也十分享受這種工作的特質──像苦行僧一樣,在一個狹窄深邃的山洞裡,過著安靜、孤獨、簡單的生活。
《蔬醒》文稿初成,老友夏瑞紅答應幫忙幫這本書的部分篇章配照片,她看文稿之後回信說:「讀了大作,真佩服妳旁徵博引斐然成章……。」我回信說:「哈哈!逃不出妳的法眼,所謂『旁徵博引斐然成章』,說得直白,就是『真會扯』!」過去聖嚴師父看到我記錄隨行參訪大陸二十六個禪宗道場的《雲水吟──禪宗溯源之旅》,師父給我的評語,也包括了「想像力豐富」。我自己的反省則是,我的感受太纖細、念頭太多、想法太多,難怪身體這麼僵硬;因為每一個感受、念頭、想法都會牽動某些肌肉群,形成氣血凝滯。所以,長達十年左右包括《易經》、氣機導引和中醫課程的講稿修潤、整理工作,於我而言,其實是希望像敲木魚一樣,一叩一聲,慢慢地把我的妄念摒退,然後,讓想法和感受明顯減少,甚至能像一座動也不動的山,任他風生水起、雲湧雷動。
十年閉關,剛好,劉君祖老師的《詳解易經密碼》六大冊已經出版;張良維老師的氣機導引十八套功法,也完成了《引體篇》、《內臟篇》兩大系統共十二冊;原本答應JT老師幫忙做的八十萬字中醫課程講錄校正,因為整個計畫往後延,我就暫時有了一點時間空檔,這時候,張良維老師提醒我「要暫時離開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不然人會鈍掉。」於是,一件跟我熟悉的領域全無相關的事突然來到眼前,我必須屏氣凝神、全力以赴,然而,《蔬醒》的出版計畫,卻在此時插隊進來了。
我還清楚記得,法鼓山人文基金會以玫玲師姐為代表的遊說團,為了說服我接下這份工作,連已圓寂多年的聖嚴師父都被請了出來。我雖婉拒、力辭,想把這件工作轉給老友瑞紅,因她的心性、文字、生活,完全都在其中,我衷心認為她比我更適合寫這樣的一本書,就像當年我推薦她接續我擔任上善人文基金會執行長一職,「我的優點她都有,而我的缺點她一樣也無」,可是,沒來由的,連負責出版的許悔之也來幫腔。最後,我只得這麼想:一定是我對師父有愧,加上某些因緣在暗中牽引吧!
然而,隨著採訪、撰稿工作的開展,除了老朋友張弘陸先生,我還結識了許多精采的新朋友如劉麗飛老師、王群光醫師,以及李旭清、萬妙玲、賴秀珍、沈明逸、姚任祥,以及台北書院的兩位小茶人,而我原以為已漸漸要掩閉重門,斬斷諸緣的心,卻被他們對土地、社會、人間的熱情和專注重新點燃;年輕時候「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心,也再次撲騰撲騰地跳動了起來。我到此才明白,我這一生,大概就是「平生肝膽,因人常熱」的氣質稟性了,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忍不住擊節歎賞,甚至投身唱和。如今年歲漸老,壯心仍在,那就讓它在吧!因緣不可思議,苦樂悲歡、盛衰榮枯,都是人生好滋味,就像春天來了,花就開了;秋風乍起時,落葉滿地。
這本小書得到許多支持協助,甚至是「包容」。寫到這兒,忍不住想念聖嚴師父,他對我一直都很寬容,幾次囑咐我寫的書,最後都容許我任情任性、筆隨意走,沒完全遵照他老人家的意思。在他圓寂前幾個月,他讓祕書打電話給我,要我回山上去說說話。我因照料父親住院,分不開身,沒想一蹉跎,就錯過了。寫書過程中,幾次回到法鼓山,師父的身影無所不在,師父的耳提面命,也透過法鼓山的一草一木遞來了消息。
滿懷感恩,一言難盡,只有深深一拜。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